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册页)介绍

来源:shufaziliao.com  作者:书法资料网  时间:2022-07-1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册页顾名思义,是将画幅装裱成一页一页,犹如书本可以左右或上下翻阅。中国书画装裱体式之一。因画身不大,亦称“小品”,又称册叶,叶册。册页的基本形

式,又可大别为三种:

一、蝴蝶装:

左右翻开,相对摺合,画幅中线为折痕,左右展开如蝴蝶两翼,也称摺装。

二、推篷装:

翻看时是上下开合,恰如把篷推起,适合裱装横宽大於纵高的画幅,或者摺扇面。

三、经折装:

当初用於抄诵佛经,故名。通常多幅书画连在一起,装裱完成后可以摊开平放,亦能摺成一册。

一般册页张数多半取偶数,如八张、十二张、十六张,甚至更多。每本册页的前后各加素白副页(又称护页)两开或四开。一般都外镶边框,上下加檀木、楠木或宋锦裱装的硬壳板面做为封面和封底,收叠时成一部书状。这样无论是欣赏、携带,还是保藏都比较方便。册页的画幅比较小,直长者像小轴,横长者像小卷,也有许多近於正方形、正圆、椭圆、葫芦腰,以及拆下来的各种形状扇面等等不一的形式。惟其「小」,所以在构景立意时,往往抓住最重要、最美好的部分,将它完美地表现出来,盈尺之间,画趣画理,发人遐思,引人入胜。

书法作品形制(册页)介绍

一、源流

起源于唐代,是为解决长卷翻看不便和散页保藏不便,受书籍装帧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书画装裱形式。

在唐以前,书籍、字画多数是卷轴,卷轴式书籍不便阅读,如果要读一卷书的最后一个章节的话,必先展舒到最后方可,费时费力。为了方便阅读,唐人便把横卷款式的书籍折叠起来,像折扇一样,前后再糊以较厚的纸作封面,起牢固作用。因唐代的书籍多为经书,故称为“经折式”册页。印刷术的发明又促进了这一款式的发展,后来又出现了“包背装”与“蝴蝶装”,一直延用至今。

自唐时,即有人把长幅画卷切割、装裱成单幅叶子,又因叶子久翻易乱不便保存,进而装潢成册,人称为“页册”。自唐宋以来,各代的书画集藏者,将一些零散的单件式手札、团扇、折扇类书画小品,分门别类地集中改装成册页。现存的明清以前的原装册页,除了少数敦煌实物以外几乎未见。而明清以前的不少小幅书画原作,因明清人集装成册后,才使其得以留存至今。可见册页对于小幅书画原作的收藏保护之价值。到了明朝,册页开始成为时尚,故明清时的成本册页,多是预先装裱制作成册,后作书画。

二、类别与制式

册页的分类方法有两种,即样式和制式的分类。

从样式上说,册页大体分为两类。一类为折叠式,另一类是活页式。折叠式册页上下表层装有硬壳封面,与此相连的页心为前后重复开合的相连叠体,其前后两面皆可有画;活页式册页较为简单,一般将单幅作品裱成单页,并以盒装。

从制式上说,可分为集成册页和空白册页两类。集成册页是先有页心书画,后经装裱而成的册页;而空白册页则是先预制成的册页。从历史沿革可以推断,集成册页应是起源,且一直占据历史上的主流;而从当代的发展看,空白册页制式大有成为主流的趋势。

册页的画幅较小,直长者像小轴,横长者像小卷,也有许多近于正方形、正圆、椭圆、葫芦腰,以及拆下来的各种形状的扇面等集装成册。

三、应用

册页的内容丰富多样,无所不包。有整本成套的绘画或书法册,也有书画对半的,其中有山水册、人物册、花鸟册、杂画册,也有红楼梦人物册、梅兰竹菊册,更有碑帖、公文、奏折等等不一而足。到了当代,西学东渐,中国画受西洋素描写生影响,册页又成为一些国画家便携的写生本,可称之古为今用。现在的许多场合,又用做签名簿等。

四、独具非凡魅力

册页历来受到文雅之士厚爱,是与数千年传统文化笼罩下,文人士大夫人格普遍具有双重性的渊源有关。尽管儒释道三家经典思想影响国人看待世界、社会和人生的思维模式,但古代文人的生命观实质上则为“外儒内道”,即现实中入世和凡俗:看重名利和现实价值;理想中却期盼出世和超俗:寻求和构建满足自身灵性享乐的精神家园。而其尚美心灵和高品位的精神享受,往往寄托于绘画美感和诗文感怀。因此,册页所具备的将绘画、书法、诗词和题跋融为一炉的、充满着诗情画意的独特形制,历来被文人所喜也属必然。

册页在功能上与手卷类同(供雅士案头赏玩之用),但略胜手卷一筹的魅力在于:册页画幅通常不足盈尺,善作册页者要比一般画家在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上高出一筹,其在构图时虽仅截出大自然的一角半边,但匠心独运后,却能营造出使欣赏者有宽阔空灵之感,及丰富的想象空间,使画面充满丰盈的美感。真可谓一花一叶一世界。

册页的典雅形式和审美效果的丰富性,远比独幅作品引人入胜。若由不同作者在同本册页中创作,彼此间会各擅其长,竞相斗艳;而如仅由一位作者独自创作,那他将会用十八般才艺施展于斯,每一开从题材内容、章法造型、设色和笔墨技巧等方面惨淡经营而求不同,以达到连续性观赏的艺术效果。

册页常态为平压状,即使不断翻开合拢也不会影响其装裱和收藏效果,必要时还可将册页分散拆成单张镜片用于补壁之需。因其独具展赏方式的多样性,所以它在玩赏、收藏和增值上的潜力与其他形制的书画相比,也要更高一筹。

相关文章 阅读

书法作品形制(卷轴)介绍
人气:197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卷轴)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手札)介绍
人气:186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手札)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斗方)介绍
人气:177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斗方)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横幅)介绍
人气:175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横幅)介绍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人气:175
栏目: 清朝传世书法
郑燮《重修城隍庙碑记》册页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形制(中堂)介绍
人气:163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中堂)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扇面)介绍
人气:160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扇面)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对联)介绍
人气:156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对联)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帖)介绍
人气:144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帖)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挥春)介绍
人气:142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挥春)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册页)介绍
人气:140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册页)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手卷)介绍
人气:137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手卷)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屏条)介绍
人气:104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屏条)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立轴)介绍
人气:91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立轴)介绍
八大山人《册页》作品欣赏
人气:72
栏目: 清朝传世书法
八大山人《册页》作品欣赏
书法作品形制(琴条)介绍
人气:69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琴条)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条幅)介绍
人气:64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条幅)介绍
书法作品形制(托片)介绍
人气:60
栏目: 毛笔书法入门
书法作品形制(托片)介绍

毛笔书法入门 推荐

书法作品形制(手卷)介绍
人气:137
书法作品形制(手卷)介绍
手卷是书画横幅中比较长的,因为不便于悬挂,只便于用手边展
书法书体(刻符)介绍
人气:117
书法书体(刻符)介绍
秦代一种有特殊用途的篆书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秦书
书法书体(汉隶)介绍
人气:204
书法书体(汉隶)介绍
汉代隶书的统称。东汉碑刻上的隶书 ,笔势生动,风格多样,而
文房用品(印床)介绍
人气:107
文房用品(印床)介绍
印床是用来固定印章的夹具。采用木料制成。一般印章可用木印
文房用品(笔架)介绍
人气:177
文房用品(笔架)介绍
笔架亦称笔格、笔搁,即架笔之物也,为文房常用器具之一。书
文房用品(砚匣)介绍
人气:58
文房用品(砚匣)介绍
砚匣又称砚盒,安置砚台之用,以保护砚台,它的形制随砚形的
书法作品形制(屏条)介绍
人气:104
书法作品形制(屏条)介绍
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屏亦称扇屏,原为用于遮挡、装饰的
书法作品形制(卷轴)介绍
人气:197
书法作品形制(卷轴)介绍
古代图书都以贯轴舒卷。所以卷轴成为书籍、著作或裱好装轴的
书法作品形制(手札)介绍
人气:186
书法作品形制(手札)介绍
词义:亦作手剳、手扎。是亲手写的书信,就是现代人讲的亲笔
文房用品(笔掭)介绍
人气:115
笔掭
又称笔砚,用于验墨浓淡或理顺笔毫,常制成片状树叶形。 明
书法作品形制(帖)介绍
人气:144
书法作品形制(帖)介绍
帖,帛书署也。《说文》。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
书法书体(飞白)介绍
人气:165
书法书体(飞白)介绍
亦称草篆。一种书写方法特殊的字体。笔画是枯丝平行,转折处
文房用品(笔觇)介绍
人气:140
文房用品(笔觇)介绍
俗称笔掭,是觇笔之器。古人运笔除了可在砚上掭笔外,笔觇更
文房用品(笔洗)介绍
人气:98
笔洗
笔使用后以之濯洗余墨。多为钵盂形,也作花叶形或他形。 各种
文房四宝(砚)介绍
人气:92
文房四宝(砚)介绍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
书法书体(大篆)介绍
人气:188
书法书体(大篆)介绍
大篆,字体名称,广义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或
书法作品形制(挥春)介绍
人气:142
书法作品形制(挥春)介绍
挥春,在粤语是春贴的意思,闽南语称春仔。 新春期间,很多人
书法作品形制(条幅)介绍
人气:64
书法作品形制(条幅)介绍
条幅是竖行书写的长条作品。尺寸一般为一张整宣纸对裁。安排
书法作品形制(扇面)介绍
人气:160
书法作品形制(扇面)介绍
扇子是古人搧风引凉的器具,而扇面用於写字作画,也是我国古
书法书体(小篆)介绍
人气:117
书法书体(小篆)介绍
小篆也叫秦篆。通行于秦代。形体偏长,匀圆齐整,由大篆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