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我们今天熟知的书法经典,有的是从古传下来的,有的则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话说在宋末元初,几件“失踪”1000多年的曹魏钟繇墨迹相继出现,在当时文人中间掀起不小的波澜。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荐季直表》。
这件事来得很蹊跷。因为这件作品以前没人见过,也没人听说过,它就那么突然出现了。而且那内容,写得有鼻子有眼;那字迹,写得很钟繇。
《荐季直表》,是钟繇于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呈给文帝曹丕的奏章。钟繇说,季直是原山阳太守,关内侯,是先帝曹操统一北方的功臣,后被罢官,混得很惨,钟繇请求文帝能够念在旧情,给个饭碗,他保证季直是个清官,若能恩准,一定会报效圣恩,为人民服务。只可惜史料对此毫无记载,季直后来的命运咱就不知道了。
由于无证可查,有人便认定这是伪作。但又不得不承认这篇字写得好,于是送它个外号“伪好物”。不过这个好物实在太好,明代刻入《真赏斋帖》,清代刻入《三希堂》,列诸篇之首。
明人陆行直说:“繇《荐季直表》高古纯朴,超妙入神,无晋唐插花美女之态。”王世贞以为,在此帖出现之后,“天下之学钟者,不再知有《淳化阁》”(指《淳化阁帖》中钟繇诸刻帖)。
《淳化阁帖》里的钟繇刻帖,大概有这么几件。它们是《宣示表》——
《还示帖》——
《白骑帖》——
《常患帖》、《雪寒帖》——
王世贞认为,《荐季直表》的艺术水准远远高于以上诸帖,最主要的理由,就是它的淳朴、天然之姿。梁代书论家庾肩吾曾比较钟繇和张芝、王羲之的特点说:“张功夫第一,天然次之”、“钟天然第一,工夫次之”、“王工夫不及张,天然过之;天然不及钟,工夫过之。”
元人或者还怀疑此乃伪作,明人则全不怀疑,当真了。他们觉得,《荐季直表》里那种天然,除了钟繇,没有人能写得出来。
《荐季直表》布局空灵,结体疏朗,体势横扁,虽无晋唐朝那种工整的法度,但天趣横生,妙不可言。这种风格直接影响了明代小楷高手祝允明——
《荐季直表》有多种刻本传世,其中以明代华夏“真赏斋帖”所刻最能传神。乾隆极爱此帖,“三希堂法帖”自然也要刻的,可惜为了适应石块规格,动了手脚,伤害了原帖“行间茂密”的重要特色。乾隆总爱干这种事,《中秋帖》就这么刻过,《荐季直表》还这么刻,皇帝就可以任性么?
请看,这是原帖墨迹本——
清朝时,此墨迹入藏内府,后来不知所终。一个传说是,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圆明园时,该帖被一英兵劫走,后辗转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窃去埋入地下,挖出时已经腐烂。
而我们看到的这几张墨迹,是该帖辗转中,不知何时被何人所拍摄的照片。墨迹杳如黄鹤,幸有照相技术,让我们仍能窥得惊鸿一瞥。
不知从何处而来,亦不知向何处而去,这就是横空出世的《荐季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