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名家>近现代书法家>

鲁迅惊世偈语书法现身 内容耐人寻味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时间:2022-07-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鲁迅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幅,无论是精心之作,还是随兴所书,而今早都已是凤毛麟角。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匡时2015秋拍将有一件鲁迅先生极为罕见的书法作品上拍,内容颇为耐人寻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放下佛经,立地杀人。”上述连署名在内总共十八个毛笔字,书于24×20厘米的色纸之上,后装裱成日式条幅,并配有长形木盒,木盒盒盖内又书有如下毛笔字:“朝花夕拾,安三七十七”,又有一段小字道:“此书是周树人先生之真笔也。思慕故人不尽,添四个字在此,这是鲁迅先生书名也。”

日文

安三

鲁迅书法作品欣赏

鲁迅(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和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其实,鲁迅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即兴书写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在一次拍卖会上,鲁迅的一页手稿曾被卖到4万元人民币。可见它的价值。

《与台静农书》

释文:

静农兄:廿八日破费了你整天的时光和力气,甚感甚歉。车中相识的人并不少,但无关系,三十日夜到了上海了,一路均好,特以奉闻。迅上十一月卅夜。

鲁迅《与台静农书》183×56.4cm 1931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鲁迅 《自题小像》

183×45.5cm 1931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下注“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二月十六日也。”

许寿裳《怀旧》:“1903年他(鲁迅)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 赠我。”鲁迅于1931年重写时题:“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之,时辛未 二月十六日也。”

①寒星:宋玉《九辩》:“愿寄言夫流星兮,”荃不察:屈原《离骚》:“荃不察 余之衷情兮。”

诗是鲁迅21岁写的,51岁重写。在30年中很少写诗,从这以后才开“诗戒”。这是他言志的宣言。尽管祖国在黑暗中,我没有理由不爱她。虽然满腔热诚不被理解,我只管奉献我青春的热血。何等坚贞、猛烈的爱啊。这是《呐喊》和《彷徨》的先声,也是鲁迅毕生奋斗的标灯和旗帜。30年过去,鲁迅无愧无悔。我。”

鲁迅 赠冈本繁《自题小像》

24×27cm 1932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鲁迅《自录旧作赠柳亚子》

238×53.8cm 1932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自嘲诗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

亚子先生教正 鲁迅

鲁迅《无题》

67.1×41.8cm 1933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选自《魯迅手跡珍品展》(绍兴) 2008年4月8日-22日

释文: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酉年秋偶成 鲁迅

鲁迅《行书悼杨铨诗》

24.2×27.3cm 1933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选自《魯迅手跡珍品展》(绍兴) 2008年4月8日-22日

释文: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酉年六月二十日作 录应 景宋(许广平)仁兄教 鲁迅

鲁迅 《无题》(惯于长夜过春时) 诗稿

27.2×17.2cm 1932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释文: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午年春作录呈

季市兄教正 鲁迅

鲁迅 《送O.E.君携兰归国》

183×56.4cm 1931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释文: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送日本小原君携兰东归之作 迅

鲁迅《赠瞿秋白先生联》

141×42cm 1933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录清人何瓦琴(何溱,字方谷,号瓦琴,浙江钱塘人。工金石篆刻,著有《益寿馆吉金图》。这副对联是他集兰亭禊帖的字,录入所著《烟屿楼笔记》中)“集禊帖字”的联句相赠:“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上款为“疑仌道兄属。”“仌”是“冰”字的古文。“凝”为瞿秋白的一个笔名。下署“洛文录何瓦琴句。”“洛文”是鲁迅的笔名之一。

鲁迅《录夏穗卿诗联》

202×45.5cm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选自《魯迅手跡珍品展》(绍兴) 2008年4月8日-22日

释文:

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鸟太平迟。

此夏惠卿先生诗也 故用僻典

令人难解可恶之至 鲁迅

[说明]鲁迅日记三五年十二月五日云:“又为杨霁云书一直幅一联……联为录夏穗卿诗:‘帝杀黑龙才士隐,书飞赤乌太平迟’两句”,鲁迅亦有评语:“此夏穗卿先生诗也,故用僻典,令人难解,可恶之至!”以“可恶之至”的诗句赠人,殊为有趣。

鲁迅 《赠坪井先生答客诮》轴

113.7×32.3cm 1932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释文: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未年之冬戏作录请坪井先生哂正 鲁迅

鲁迅 《赠郁达夫答客诮》轴

113.7×32.3cm 1932年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

释文: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达夫先生哂正 鲁迅

鲁迅《书李贺诗轴》

183×56.4cm 1931年 上海鲁迅纪念馆藏

选自《魯迅手跡珍品展》(绍兴) 2008年4月8日-22日

释文:

长卿牢落悲空舍,曼倩诙谐取自容。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录长吉诗为颂棣先生雅属 鲁迅

众说纷纭:鲁迅算不算书法家?

鲁迅书法作品

鲁迅,工书,书风简穆古朴,深得魏晋风度。他以一支“金不换”毛笔,蘸毕生心血,写下了手稿、信札、书法墨迹800万字。鲁迅的书法性情,其爱、其憎、其美学思想、文化底蕴都诉诸笔端,然而鲁迅并不以书家名世。翻检《鲁迅全集》,少有关于书法的专门论述,更无专论书法的文章。“鲁迅先生亦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郭沫若如此评价。

有家学渊源,七岁即描红

鲁迅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祖父周福清为晚清翰林,其书法飘逸俊雅,气韵畅达,承王右军一路,兼掺宋人笔意;父亲周伯宜,会稽秀才,写馆阁体,却也工整圆润;叔祖周玉田是鲁迅的启蒙塾师,他精通楷法,书法功底极深,且治学严谨,重视书法基本功训练,要求鲁迅从描红入手,讲究用笔的提按顿挫、一丝不苟。曾祖母戴氏亦粗通书道。其入三味书屋后,严师寿镜吾更是越中宿儒,书法方正豁达,气势雄健,不光兼融颜柳两体,且掺入苏、黄、米、蔡等大家笔意。至于留日时的恩师章太炎,更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其书法也名动天下。

鲁迅的书法是从小苦练习成的。就其书法训练而言,他7岁描红;入三味书屋后,日课6年不辍,书法成绩为同窗之最;他从小养成用正楷抄书的习惯,其勤奋为同辈中所罕见。绍兴鲁迅纪念馆[微博]馆藏的鲁迅于三味书屋读书时抄录的《二树山人写梅歌》(《鲁迅手迹珍品展图录》),笔致端庄、秀雅工整。

鲁迅少年时,花了大量时间抄写书本和讲义:《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茶经》、《地学概说》等,他都整本整部认真抄写。由于用功深入、取法高明,鲁迅在大量规范的抄写中掌握的运笔技巧为其以后的书法进境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尤其是他从1912年到1919年,曾花了七八年工夫“抄古碑”,鲁迅书法进入遍临诸碑、海纳百川的时期。在20世纪书人中,下过此等苦功的,唯鲁迅一人。许寿裳在《鲁迅先生年谱》中载:“先生著译之外,复勤于纂辑古书,抄录古碑,书写均极精美。”

鲁迅“无心为书家”

郭沫若在《〈鲁迅诗稿〉序》中说:“鲁迅先生无心作书家,所遗手迹,自成风格。融冶篆隶于一炉,听任心腕之交应,朴质而不拘挛,洒脱而有法度。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世人宝之,非因人而贵也。”川岛在《关于鲁迅手书司马相如〈大人赋〉》中指出:“尽管鲁迅先生不自许为书法家,亦无心作书家,所遗字迹确都不难看。笔致娟秀,不媚不俗,就是好嘛。”“不媚不俗”是指字似则媚,字匠则俗,鲁迅书法超越了“媚”、“俗”,自出新意,不拘泥古法,是其不同流俗的个性和自由思想的象征。

20世纪“五四”时代的文化巨匠可谓人人善书,但“无心”成为这一“五四群落”的共同特点。“无心为书家”方面,鲁迅显得尤为彻底。“一变‘名人’,‘自己’就没有了。”鲁迅之“无心”首先在“无心”于名利。他深厚的学养、审美经验和炉火纯青的技巧内化为其书中的精气神,在大朴中显大雅。故而能“远逾宋唐,直攀魏晋。”其手迹正应着书法史“无意于佳乃佳”的规律,于其字里行间可见“无心”无技、潇洒脱俗,达到可贵的“无心有书”之大化境界。

争议

孙玉石:鲁迅不是真正的书法家 肖振鸣:鲁迅书法可称“民国第一行书”

2007年“鲁迅与书法”学术研讨会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故宫[微博]博物院院长郑欣淼评价鲁迅书法“内蕴丰厚,发之于外,即便随意为之,也自成一格,自足珍贵”。北京大学教授孙玉石指出,从学术的标准来讲,还不能说鲁迅就是一位书法家,但鲁迅的书法可能比有些书法家的作品的传世生命力还要长久。北京鲁迅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肖振鸣则认为鲁迅不仅可以独树一帜地立于中国书法名家之林,而且鲁迅的书法称之为“民国第一行书”也不为过。

而有学者指出在由《中国书法》杂志社主办的专家及群众投票评选的“中国20世纪十大杰出书法家”中竟无鲁迅之位,在何崝主编的《近现代百家书法赏析》(1996年版)一书和“二十世纪已故著名书法家遗作展”(1998年)中也无鲁迅之墨迹,鲁迅的书法被中国书法界严重低估。拍卖市场上,鲁迅书法、手稿等价格偏低。

鲁迅曾在1933年12月28日《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中曰:“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支笔,名曰‘金不换’……我从小用惯,每支五分的便宜笔……”不过尽管这样,他在1934年4月12日《致台静农函》中,仍然坦诚当时自己的书法“笔画尚不能平稳”。

赏析

书风特点:“清”和“雅”

鲁迅书法最重要的风格特点是“清”和“雅”,即清劲自然、古雅有致。从鲁迅手稿看,从1920年前后,鲁迅书风逐步由内揠而趋外拓,字体由严谨、瘦狭、秀雅而走向肃散、宽博、沉雄。他的字是以静制动,举重若轻,自由畅达,蕴大巧于平实,显高雅于平凡,在流行的楷、行、行草体中融注了篆笔隶意、魏晋体态和北碑神韵。在鲁迅笔下,书法和文学往往呈现出一种胶着状态。这是因为鲁迅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等,最初都是以书法的形式生产并成型的,每一篇(首)都可以视为书法作品。

鲁迅

原名周树人(1881-1936),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笔名鲁迅,近代著名作家、翻译家、书法家。工书,喜收集汉、魏、六朝碑刻,是民国时期的最有名的文人书法家之一,著有《鲁迅全集》二十卷。

“不要因为我写的字不怎么好看,就说不好,因为我看过许多碑帖,写出来的字没什么毛病。”

——鲁迅

轶事

喜欢弘一法师书法

鲁迅自信自己的书写能力,但他对自己的字并不看重。从记载中所知,他对弘一法师、陈师曾和乔大壮的书法颇为喜欢。曾托日本好友内山“乞得弘一上人书一纸”;他的《域外小说集》,便是请陈师曾为之封面题签;而北京“老虎尾巴”书房内的一副“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的对联,则是乔大壮所书。这几人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书写时选择的纸幅较小,字体也相对小一些,显得比较精致、雅气。从中可以窥见鲁迅欣赏书法的口味和喜好的类型。

鲁迅 相关文章

鲁迅惊世偈语书法现身 内容耐人寻味
人气:202
栏目: 近现代书法家
鲁迅惊世偈语书法现身 内容耐人寻味
鲁迅的高级你不懂,连写个信都这么讲究!
人气:165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鲁迅的高级你不懂,连写个信都这么讲究!

近现代书法家 名录

鲁迅惊世偈语书法现身 内容耐人寻味
人气:202
鲁迅
鲁迅的书法作品,无论是大幅还是小幅,无论是精心之作,还是
林散之 | 多搞墨是死的,要惜墨如金
人气:194
林散之
林散之 (1898.11.20-1989.12.6),名霖,又名以霖,字散之,号三痴
黄侃:脾气那么臭,写字却这么好!
人气:190
黄侃
黄侃 湖北省蕲春县人, 字季刚、晚年自号量守居士, 辛亥革命
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楷书《朱柏庐先生家训》
人气:169
华世奎
近代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楷书《朱柏庐先生家训》 华世奎(
苏局仙/孙墨佛百岁的书法老人
人气:152
苏局仙
在书画界, 长命百岁的人并不鲜见! 在书法界有两位 名气和实
李凤亭——师范毕业的他写得一手大气的楷书,无与伦比
人气:111
李凤亭
提起民国时期的楷书大家,我们都会联想起谭延闿,是的,的确
北大校长蔡元培书法全集,字如其人!
人气:82
蔡元培
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革命家、教育家、
潘龄皋——曾任省长,因痛恨腐败愤然辞官,归隐后潜心书法,终成一代名家!
人气:82
潘龄皋
潘龄皋(1867-1954),字锡九,河北安新人。清光绪二十年(1
沈尹默大楷字帖,上个世纪的集体书法记忆!
人气:60
沈尹默
沈尹默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
游寿——点墨成金她却不卖作品
人气:54
游寿
八十年代,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里,常有位个子不高、背有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