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悬帖》与《频有哀祸帖》、《孔侍中帖》合装。前后九行共一纸,纵24.8厘米,宽41.8厘米。亦总称为《孔侍中帖》或《九月十七日帖》。《忧悬帖》原为手卷,1941年(日本昭和十六年)改为轴装。
《忧悬帖》
释文:忧悬不能须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
《频有哀祸帖》
释文:频有哀祸,悲摧切割,不能自胜,奈何奈何!省慰增感。
《频有哀祸帖》偏旁承接上字、部分代替全体,如第二行“能”字,左右两部分分别连接上、下两段行动线,但这两部分又用一条有力的线段连接在一起,使行动线产生强的节奏感。
在王羲之草书诸帖中,《丧乱帖》和《哀祸帖》(即《频有哀祸帖》)可称是一对姊妹帖。在内容上,前者是“先墓再离荼毒”的“痛贯心肝”;后者是“频有哀祸”的“悲摧切割”。可以说,这两件作品都是作为书法家主体的王羲之“悲痛”心灵的真实抒写。在风格上,二者更具有相似点:既不同于隶书味浓厚的《姨母帖》,也不同于章草一路的《十七帖》,更不同于纯正的楷体行书的《兰亭序》;二帖所呈现的是信手拈出,信笔写就,情有所挚,意有所真,如同颜真卿的《祭姪文稿》一样,把“悲痛”的心情融入到自己的笔端,注入在线条的世界。
《孔侍中帖》
王羲之《孔侍中帖》, 纸本。纵26.9厘米。6行,42字。行书。
释文:九月十七日羲之报:且因孔侍中信书,想必至。不知领军疾后问。忧悬不能须 臾忘心,故旨遣取消息。羲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