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恩溥(公元1820年—1874年),字雨农,回族,太和(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街道)人。自幼好学颖异,识器宏远。清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科第二甲第103名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任协修升总纂,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御史翰林学士太子太傅,广东、福建考官,安徽学政。还担任过安徽敬敷书院山长。生平著有《滇南事略》一书行世,该书记清咸丰间战乱事颇详,具有较高史料价值。还有《马恩溥日记》留存于世。遗存的书法墨迹有魁星阁“延绿连碧”、下关文庙“斜阳阁”等。
跋卞文瑜《溪山秋蔼图卷》
《叶榆绕山林》(清·马恩溥)
观音市罢佛场开,士女喧阗夹道来。
梵刹三千游不尽,绕过山麓又林限。
马恩溥题“挽曾国藩(今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人)”楹联:
任兼将相,翊赞中兴,彤廷十六字褒忠,尽瘁鞠躬应自慰;
鉴拔英贤,培成后进,幕府万千人俯首,泰山北斗复安宗。
敬敷书院:原名培原书院,后又改称安徽大学堂,安徽高等学堂。坐落于今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菱湖南路128号(安庆师范大学菱湖校区内)。敬敷书院是清代安徽省最大、办学时间最长的一所官办书院。于清顺治九年(1652年)由巡抚李日(籍贯不详)捐款创建。原址在魁星楼旧址(现安庆第一中学内)。清乾隆初更名为敬敷书院,清咸丰年间毁于兵燹。清同治初由曾国藩移建孝肃路之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又移建至菱湖南岸,即今旧址。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清廷实行教育维新,下诏改全国书院为学堂,敬敷书院停办,与求是学堂合并,产生了安徽省近代第一所高等学堂——安徽大学堂,开安徽高等教育之先河。后来更名为安徽高等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为安徽大学堂。其后这里先后为安徽武备学堂、安徽陆军学堂、安徽省公立法政专门学校、省立安徽大学、国立安徽大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先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联合学校第三分校、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学校、安庆专区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大学安庆分校。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安庆师范学院。201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庆师范大学。书院名由来:“敬敷”之词,语出《尚书》,意思为“恭敬地布施教化”。敬敷书院坐东朝西,砖木结构,现存建筑东西长70.7米,南北宽50米。南北两侧各筑讲堂五组,保存完好。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大理马氏宗祠:坐落于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街道中丞街18号(龙尾古城内中丞街下段)。马氏宗祠现占地约二亩左右,原有宗祠已倒坍,仅遗存大门、围墙内是散落的瓦砾。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由族人马崇六出资重建,建成后规模是出檐大门,门上面横匾书刻马氏宗祠,是时任玉龙书院校长的族人马明远书并刻制的老匾。大门两边为二层土木结构,建有明、清式民居铺面各一间,后面小天井,正面照壁,中间写有“扶风世泽”四字,是时任玉龙小学校长的族人马德御所书,照壁两边有小月宫门。入内北面厢房五间,前面是通道和小花园。紧靠厢房是坐北朝南三开间殿堂式建筑的祠堂,前有一个大平台。祠堂东有厨房三间。祠堂平台和厨房前是大天井,种植有花木。祠堂其结构呈“日”字形,分前、中、后三幢及两旁厢房,占地面积1274平方米。为使宗祠永固,全采用石柱。前厅和中厅的立空石柱为圆柱形石柱,后厅的台阁石柱也是圆柱形石柱,石柱的直径约60厘米,共计28根。前厅、中厅的靠墙石柱为方形石柱,后厅的石柱也是方形石柱,边长约30厘米,共计46根,石柱方圆二种共有74根之多。前面的左右二只牛腿的画面,截然与其他东阳的祠堂不同,雕刻的却是“马超追曹”,左边是马超(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人)将军手持长枪,策马直追曹操(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脱掉龙袍、曹操割掉胡子,而右侧呢,深深的刻画出曹操的狼狈相,躲藏在曹洪(曹操堂弟,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的后面。大理马氏原籍江苏宜兴(今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一世祖马易宝授玉历将军,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傅友德(今安徽省淮北市人)入滇,平云南后,镇守下关(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关街道),留居屯田,至今已传十八代。马氏宗祠重建后,每年七月十五日,全族男女老幼齐聚。祠堂内挂着历史上有功名的多位先祖画像,供后世子孙瞻仰,令族人认识书香世家的历史,所以马氏族人即使是生活贫困,也要供子女读书求学。在历代族人中马氏家族人才济济,在仕途及书法方面均有成就。清咸丰年间马恩溥官至御侍翰林太子太傅(门生天子),马骧是辛亥革命初期同盟会会员,其在下关共发展同盟会会员十余人。族人中九人参加辛亥革命,多人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功勋卓著的马崇六将军,滞日寇于怒江西岸,扭转了二战情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族人中有两人被国家民政部追授为烈士,马氏族人中还涌现了马应清、马恩溥、马明远、马德御、马德荣等一批书法家,墨迹流留苍洱间。
大理洞经音乐: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长艺术的沃土。在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中,洞经古乐称得上是一块音乐的活化石。确凿的史料证明:大理洞经古乐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兴盛于明清两代,在发展过程中溶入了儒、释、道三教的祭祀音乐,而完善于道家的道场,以演奏《文昌大洞仙经》为主调,故称为洞经音乐。大理洞经音乐源远而流长。史料记载,唐贞元九的793年),南诏王异牟寻为表达永世臣服唐中央皇帝的心愿,组织了一部称为《南诏奉圣乐》的大型乐舞赴长安奉献给唐王朝。唐德宗皇帝李希烈大喜过望,又给南诏赏赐了一部“龟兹古乐”。也许从这时起,大理白族的祖先便接受了中原王朝“礼乐治国”的思想。明代新都状元杨慎(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人)被贬云南保山后,因时疫避居下关,寄寓于时任千户的李以恒家德胜驿花园,期间在明嘉靖九年(1530年)九月十三日,与明翰林赵雪屏、李元阳、李以恒、王惠(四人均为今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人)等五人合议成立民间洞庭湖经音乐组织“三元社”,公推赵雪屏捍任社长,“三元社”因交通不便,为易于活动,又在大理中和峰玉皇阁(又称凌霄宝殿)成立“叶榆社”,以大洞仙经为衣钵,兼蓄百家,修经定典,制定科仪。“三元社”成立后修经定谱,不断吸收南诏、民族、佛教、宫廷、南北丝竹调等音乐,经曲达240首。形成三教归儒,儒统三教音乐大融汇格局,传播于大理洱海周边地区。保存至今的大理下关洞经乐社“三元会”的传谱中,就有“奉圣乐”、“龟兹乐”、“朝天子”等乐章。而“奉圣乐”据传为南诏大乐师张洪纲所作,为当时《南诏奉圣乐》之首曲,曾被作为唐朝的主要宫廷音乐。到了清代,大理下关人马恩溥时在京城担任太子太傅(任宫廷教师),听说此曲是由南诏传进京的,学习之后又传回故乡大理,成为“三元会”的传谱。“三元社”洞庭湖经会组织成立至今,称谓几易其名。而如今的龙尾古城洞庭湖经音乐组织龙泉南诏古乐社成为“三元社”的正宗嫡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