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行书页》,纸本,纵24.2厘米,横28.3厘米,作于1738年,辽宁省博物馆藏。
释文:
佳人自鞚玉花骢,翩如惊燕蹋飞龙。
金鞭争道宝钗落,何人先入明光宫。
宫中羯鼓催花柳,玉奴弦索花奴手。
坐中八姨真贵人,走马来看不动尘。
明眸皓齿谁复见,只有丹青余泪痕。
人间俯仰成今古,吴公台下雷塘路。
当时亦笑张丽华,不知门外韩擒虎。
东坡居士题《虢国夫人夜游图》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吾欲手弄白日,顶摩青穹,而天路高远,
良无由缘,未尝不扪松伤心,抚鹤叹息。燮又笔。
乾隆三年中秋后二日。
钤印:板桥(白)
郑板桥《行书页》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扬州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于诗书画并称三绝。他所画的兰花,摇曳多姿。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体,人称“板桥体”。
“板桥体”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它多体合一,以画入书,杂而不乱,自然潇洒,变化无穷,是以深厚的传统书法理念为基础,以旷达与幽默融会的“奇而不诡”的创新。
“板桥体”打破了各种书体之间和书画之间的界限,其“乱石铺街”的章法,古拙流畅,表达了自由和天然。郑板桥率真质朴,关心民生,书品与人品相表里,具有朴素的公民意识。
板桥还把“淡而有味”的诗词用“杂而不乱”的书法写在“少而胜多”的绘画上,以多维的语言,构建了艺术场,显示出独特的整体美,成为书法史上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