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毛笔楷书的书写中,折、钩是两个基本的元素,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以下书写规律与运笔方式。
折的两种书写规律
1、起笔折法——弹、挑、点、带、转
此种方法即还原法,特别适合写竖折、撇折以及竖提,就是将折笔看成两个线类笔画的连接,如横折可看成横和竖的连接(竖折可看成竖和横的连接、撇折可看成撇和横的连接,即上笔的收笔步骤接着下笔的起笔步骤),横折即可写成横的收笔(保留“弹”和“挑”,去掉“折”和“转”)接着竖的起笔(“点、带、转”),竖折、撇折可以此类推(见图3—6)。
要想使折笔具有康有为所说“凝整沉着”的效果,还须注意折笔角度要在直角以内。
2、三角形法——弹、挑、折、折、转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后三步折、折、转钩出三角形的轮廓,再调整笔锋运笔。特别适合写横折、横钩、
竖钩 ,也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见图3—7)。
折: “折以成方,转以成圆”,折必有顿挫,内角较方,外部稍出圆角;转笔处则微提稍慢行笔,曲劲圆转。
3、折的形态变化:
1).横折:起笔同横,一般采用“顿挫”之法。折前先稍向上提出肩,然后右下顿笔,见棱见角 ,骨力显现,最后折锋稍提后中锋向下(或左下)行笔,内方外圆略带弧势。当一字中折重复时,也偶用圆转之法,以获取变化。
横折一般分两种,形状宽扁时,竖要向左内斜;个子瘦高时,竖较直正。柳书折画中的竖笔,继承了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的精妙,有的向左弯曲,有的向右外拓,极具变化。如“日、引”。
2).竖折:起笔同竖,折前左下稍提成下横,逆锋藏笔之势后右下顿笔,然后笔走中锋轻提右行,收笔顿笔回藏。如“旨、出”。
3).撇折:运笔如撇,出锋时略向左行然后右下顿笔,再根据不同字的实际情况按照横或提(撇提)的起笔方法行笔。有时出撇后顺势转右下顺锋渐按写点,变化成为撇点。如“矣、汝”。
折钩的书写规律
折钩(横钩、竖提、竖钩)的书写规律与折的三角形法基本相同,都可按“弹、挑、折、折、转”五个步骤书写,不过竖钩应按“弹、折、折、转”四个步骤书写更合理,因为如果竖钩也写出同竖提一样的“脚后跟”,其效果必然难看而且拖沓累赘。竖提更适合用弹、挑、点、带、转法书写。(见图3—8)。
弧钩的书写规律——弹、弧、折、转
弧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的写法同折钩略有不同,如用三角形法书写,钩的背部多出一个拐角,因而特别难看,所以要用“弧”代替折钩的“挑、折”两步,这样,写出的弧钩才
有美感。弧钩的书写规律可以用“弹、弧、折、转”四字概括(见图3—9)。
以下是几种钩的写法:
左向钩
左向的钩不宜太长,要饱满尖锐。
左向钩要注意在个字中的平衡作用。
竖钩
又名“中钩”居于字中者,
两旁配以撇、捺或点、竖要直,钩要短。
中钩的够势要略平,字方显稳。
弯钩
起笔尖细,弯曲而不失重心,如“乎”“猎”。
下向钩
又称“横钩”钩与下面相应,如“室”“买”等字。
其要点在于将横画和钩的完美结合来写。
下向钩如鸟视胸,要写的圆满而清劲。
上向钩
竖弯稍细,下部平钩略长,如“札”“胤”等字。
上向钩状如浮饿,
故被称为“浮鹅钩”,注意要把握钩的角度。
斜向钩
亦称“戈法”又称“斜钩”如“戏”、“武”等字。
斜向钩即是“戈钩”要写的流畅而劲挺健。
向内钩
又曰“平钩”,宜略向内弯,“心”“必”成相抱回环之势。
内向钩亦称“弯笋势”,要写的圆满。须防势斜而身至。
曲抱钩
钩势先开展面后呈抱势,以包左,如“赐”“禹”
曲抱钩切不可以用偏锋出钩,
那样写出来的钩会单薄无力。
背抛钩
背抛钩作背向弯势,以呼应左边,如“凡”“飞”
背抛钩上面转角须圆劲,中间细,下抛出笔画趯起。
高钩
这个钩法也称为“曲尺”。如“月”“同”等字用之
高钩要注意转折处调锋。
耳钩
指“邑耳”偏旁的写法,要圆转行笔,
两尖相接,如“郎”“阶”
右旁耳钩的竖用悬针,左旁耳钩用垂露。
折和钩的书写示范
附:楷书笔画书写示范及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