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名家>清朝书法家>

边寿民(1684-1752)

来源:网络  作者:边寿民  时间:2022-09-01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边寿民(1684——1752)清朝有位画家以擅画芦雁出名,他的画作曾被雍正皇帝所收藏。他终生隐居、穷困潦倒、却使金农自甘“倾倒”的人物,他精于诗文书画,擅长花卉翎毛,高凤翰将他比成当世“边鸾”(唐代花鸟画名家),他的芦雁驰名江淮,有“边芦雁”之称。他就是——边寿民。

边寿民,江苏山阳(今淮安)人。原名维祺,字寿民,以字行,更字颐公,号渐僧、苇间居士。关于边寿民的身世,现存资料记载不多。从他的书画中可以看出,他爱慕芦和雁,向往的是寄居苇间,后来索性把自己的住处题名为“苇间书屋”,企求有一个清静的环境,不愿涉足纷争的尘世,这无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无声反抗。由于他的才名,当时许多上层人物都去他的住处拜访他,人称“淮上一高士”。但他终日躬身于纸墨之中,而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这种精神在当时来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而另一方面,他却愿与他的同行们亲密交往。他在自己的芦雁画上,题有“相呼莫失”,“相呼莫飞去,高处易离群”的字句,把自己看作是“雁群”中的一员,生活在“雁群”之中,与它们同呼吸共命运,生怕“离群”,这不能不说是他世界观中人民性的反映。这种思想无疑是进步的。 。

边寿民画芦雁,往往只是寥寥数笔,就勾画出芦雁的千姿百态,达到栩栩如生的效果,给人以美的感受和启迪。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造诣,是与他创作态度的严谨和对艺术的刻意追求分不开的。每当秋天芦花飞絮、雁声鸣叫的时节,他就潜入芦苇滩头,早早晚晚地观察揣摩芦雁的神态。为了攀登艺术高峰,他付出了十分艰辛的劳动。郑板桥在《淮阴边寿民芦间书屋》中写道:“边生结屋类蜗壳,忽开一窗洞寥廓;数枝芦荻撑烟霜,一水明霞静楼阁。夜寒星斗垂微茫,西风入帐摇烛光;隔岸微闻寒犬吠,几拈吟髭更漏长。”他栖身于“蜗壳”般的茅棚之中,全不顾“夜寒”“西风”“烟霜”的侵袭,完全忘记了夜已很深了。他反复揣摩、领会,为的是“忽开”那寥廓的艺术天地,登上那色彩绚烂、光辉夺目的艺术楼阁。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这种孜孜以求的进取精神,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边寿民的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基本上与当时的扬州画派相同。扬州画派的画家有“扬州八怪”之说,人们往往把边寿民也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传世作品有《芦雁图》册、《芦雁图》轴。

边寿民书法仅见于其诸多作品中的题识,从中可以窥见其用笔洒脱,飘逸自然,又独树一帜,后人完全可以通过辨别他的书法来判断其作品的真实性。其作品上的题诗也非常精彩。

作品欣赏

边寿民《行书七律诗册页》纸本行书 18.9×26.6cm 扬州博物馆藏
(备注:图片来自扬州博物馆网站)

释文:客游时候正秋风,寂寞荒城返照红。榜坏不知何代刹,寺深传是旧王宫。兴亡南国常经变,今古黄河只向东。失道偶然经此地,骑驴破帽一诗翁。 
款识:经涟水城旧句,朗吟山人稿。 
钤印:边维祺印(白文)

边寿民《沙洲芦雁图》局部 题记 西泠印社藏
图片来自《中国书法》2007年第9期

边寿民《行书五言联》 66.5×14.5cm
图片来自上海敬华拍卖会

上海敬华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2005年春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 
款 识:松柏有本性,瑾瑜发奇光。寿民 
钤印:颐公(白文)(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P1584第71号) 寿民(白文) 
估价: RMB15,000-20,000 成交:------- 
拍卖日期:2005-06-26 
本站并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图片仅作参考。

边寿民《芦雁图》
图片来自网络

边寿民 相关文章

边寿民(1684-1752)
人气:95
栏目: 清朝书法家
边寿民(1684-1752)

清朝书法家 名录

康有为(1858-1927)
人气:221
康有为
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长素、明夷
查士标(1615-1697)
人气:205
查士标
查士标(1615-1697)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
王文治(1730-1802)
人气:205
王文治
王文治(1730-1802)字禹卿,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
梁鼎芬(1859-1919)
人气:202
梁鼎芬
梁鼎芬(1859-1919)字星海,号节庵,广东番禺人。近代著名学者
孔尚任(1648-1718)
人气:202
孔尚任
孔尚任(1648-1718)清初诗人、戏曲作家。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
唐驼练书法练到驼背,却成了书坛奇才!
人气:200
唐驼
唐驼(1871~1938),江苏武进人。原谱名成烈,又名守衡,字鹤
马恩溥(1820—1874)
人气:200
马恩溥
马恩溥(公元1820年1874年),字雨农,回族,太和(今云南省大
曾国藩(1811--1872)
人气:200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清代大臣、文学家、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初名
徐三庚(1826-1890)
人气:200
徐三庚
徐三庚(1826-1890)字辛穀,号褎海、金罍、井罍,自号金罍道人
吴历(1632—1718)
人气:200
吴历
吴历(16321718)原名启历,字渔山,因居处有言子墨井,故号墨
汤贻汾(1778-1853)
人气:200
汤贻汾
汤贻汾(1778-1853)字若仪,号雨生,晚号粥翁,江苏武进人(今常
洪亮吉(1746-1809)
人气:200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原名礼吉,字穉存,世称北江先生,阳湖(今
曹溶(1613—1685)
人气:200
曹溶
曹溶(16131685)字秋岳,一字洁躬,亦作鉴躬,号倦圃、菜翁,浙江
巴慰祖(1744--1793)
人气:200
巴慰祖
巴慰祖(1744--1793)字隽堂、晋唐。号予籍,子安、莲舫等。安徽
杨法(1696--约1762后)
人气:198
杨法
杨法(1696--约1762后)字己军,号孝文、孝稚,又号白云帝子,江
郑燮(郑板桥)人物生平及代表作品介绍
人气:197
郑燮(郑板桥)
郑板桥 (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铁舟(1752-1824)
人气:196
铁舟
铁舟(1752-1824)清代画僧,字铁舟、治亭,号梅第、铁卿、可韵、
朱耷[八大山人]个人介绍及作品赏析
人气:195
朱耷
朱耷 (1626年约1705年)明末清初画家,原名朱统 ,字刃庵,号八
钱大昕(1728—1804)
人气:195
钱大昕
钱大昕(17281804)钱大昕学名早著:十五岁即考论马瑞临《文献
沈曾植(1850-1922)
人气:191
沈曾植
沈曾植(1850-1922)清末民初著名的学者、书画家。字子培,号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