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麟
字彦徵,赵孟頫之孙,赵雍次子。关于赵麟的生平,元、明以来的文献中记载很少,仅在赵雍的一些记载后面提到他是“雍之次子”,以国子生登第,曾为江浙行省检校、莒州知州等职,当属元朝层次较低的官员。元末赵麟及其家族为避战乱,隐居在江、浙地区,入明亦不仕。他的生卒年文献没有记载,大致生活在元末明初。其生年,可根据其父赵雍的年岁推算。赵雍大致生活在1290—1360之间,赵麟为雍之次子;又据其在《三世人马图》卷上所题,至正己亥(1359)他已做到“承事郎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检校官”,说明此时赵麟应入仕为官,年龄应在三、四十岁以上,因此其生年当不晚于1320年左右。其卒年,也只能根据后人在他画作上的题跋做一大致推断。《铁网珊瑚》所记吴恒跋赵麟画卷之诗云:“远游今不归,空庭散归鸟。猗兰岂不佳,晚节谅难保。国香一零落,天涯遍芳草。披图想遗躅,悲风响林杪。”从诗句中所流露出吴恒对赵麟的思念感怀之情,可以推想此时赵麟已经是作古之人,而此跋书于“洪武十有一年春正月上浣”,因此赵麟卒年当不应晚于洪武十一年(1378)。此外,倪瓒在赵麟画的题诗中云:“文敏公孙清且贤,陶泓楮颖过年年。子由命也成葅醢,坐对鸥波一惘然。”也是对赵麟晚景生活的描述。诗中所云“陶泓楮颖”出自唐代韩愈对文房四宝人格化的称谓,毛颖指笔,陈玄指墨,陶泓指砚,褚先生相纸,此处指赵麟晚年以书画创作相伴。“子由命也成葅醢”一句,很值得玩味。子由乃苏辙之字,苏辙是苏轼之弟,北宋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据《宋史·苏辙传》记载,嘉佑元年,苏辙与父、兄同至汴京,颇得当时文坛盟主欧阳修的赏识,次年与苏轼同榜考取进士,名动京师。苏辙踏上仕途后,在对待王安石新政等事当中,表现了卓越的政治才能,但后来因其兄“乌台诗案”的牵累和忤逆元丰诸臣等而屡遭贬谪,晚年在贬官处许州(今河南许昌)筑室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不复与人相见。终日默坐,如是者几十年。” “葅醢”乃古之丧礼、祭礼常设之食物,《礼记·檀弓》有孔子哭子路之死而不忍食醢的记载。故倪瓒此语是借苏辙而喻赵麟晚年的孤独而逝的境况,并由此发出“坐对鸥波一惘然”的感叹。按倪瓒卒于1374年,而此诗又作于赵麟死后,则赵麟的卒年更应提前到1374年之前。
关于赵麟的艺术评价,后人记载亦少。据《书史会要》和《画史会要》记载,言其学画较其兄(赵凤)勤,成就也较其兄大。赵麟善画人马、山水,其构图、技法、笔墨等方面深得家传,书法亦承袭赵字风骨,可谓书画均能造其祖、其父之域,后世对其作品的评价也多集中在这方面。如赵麟《山水画》轴,吴恒题云:“松老苔滋鹤径,溪虚石隐渔舟。苕水千寻清远,玉堂三世风流。”又如《赵氏三世人马图》卷,沈大年跋云:“吴兴赵公文章政事见重前代,又以其余力适情于翰墨之内,故字画之工点染之神妙天下,而子孙亦克承其志焉。”从上述题咏中可以看出,赵麟在继承家学传统方面,是深受其父赵雍、其祖赵孟頫的影响,而从其书画作品的笔墨特征及创作题材来看,赵麟更多的是直接承袭赵雍的艺术风格。
《衡唐帖》页,元,赵麟 书,纸本,纵28.2cm,横25.2cm,行书。
释文:
今早拟欲专造,缘执事昨晚云,大尹兄到弊舍,所以不果,而专俟舟从之来临耳。不然安敢坐待,以速罪也。伏希情恕不具。赵麟拜启。衡唐征君先生。衡唐先生。赵麟完。
本幅鉴藏印有“安岐仪周书画之章”、“无恙”、“樵李氏鹤梦轩珍藏记”、“景贤”等16方。
赵孟頫翰墨之妙名贯一代。其孙赵麟虽无盛名,但书翰皆出规入矩,笔意流动,洒落超逸,亦不失家法。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所言:“麟书更益以工,便可造其父之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