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素(1303-1372)字太朴,号雲林,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唐朝抚州刺史危全讽的后代。元末明初历史学家、文学家。元朝至正元年,出任经筵检讨,负责主编宋、辽、金三部历史,并注释《尔雅》。 他由国子助教升迁翰林编修、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大司农丞、礼部尚书。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拜参知政事。公元1370年,危素被谪居和州(今安徽省含山县),守余阙庙,悲惨地度过晚年;一年后,即洪武五年正月幽恨而死,年七十。著有《吴草庐年谱》、《元海运志》、《危学士集》等。
危素博学,善古文词。他在史学领域有其不可磨灭的贡献。据史载,他早年在元室的朝廷上,就由于参加“二十四史”中《宋史》、《辽史》和《金史》的编修,而深负时誉。到了明代,他又与宋濂同修《元史》,奠定了他在史学上的崇高地位。 危素的诗歌创作在元末地位较高,影响较大。他的诗气格雄伟,风骨遒劲,诗作收集在《云林集》2卷中。他的散文被誉为元代一大家,有文集《说学斋稿》4卷。
危素亦工书法,擅楷、行、草,尤精楷书。其楷法精谨,风格朗秀。据《书学传授》记载,危素书学康里巎。明初著名书家宋璲、杜环、詹希元俱从危素学书,是元末明初一位有影响的书家。
危素《陈氏方寸楼记》卷 纸本 楷书 23.4×102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略
款识:临川危素记
钤印:危素 太朴
《陈氏方寸楼记》卷是危素為陈贵所居“方寸楼”撰并书的记文,是一幅精谨、工整的作品。《书史会要》称:“危素善楷书,有释智永、虞永兴典则。”用笔骨力遒健,结字端庄秀俊,全篇在有界格的纸上展开,行距、字距都切割成匀等的空间,尽管如此,他仍能从结字的技巧中求得一些变化。很难挑出用笔上的毛病,但也很难找到他个性的东西。危素为官小心翼翼,清白廉洁,恪守朝纲。这种个性反映在笔墨上便是法度的严谨、个性的不足。
此记与赵孟頫、杨维楨的三段书法合為一卷,称《元三家书合璧卷》。曾為清安歧、孙煜峰所 藏,《墨缘汇观》等书著录。
【资料来源】《中国法书全集》-元-3(文物出版社)
附录:《明史·危素传》原文
原文:
危素,字太仆,金溪人,唐抚州刺史全讽之后。少通《五经》,游吴澄、范梈门。至正元年用大臣荐授经筵检讨。修宋、辽、金三史及注《尔雅》成,赐金及宫人,不受。由国子助教迁翰林编修。纂后妃等传,事逸无据,素买饧饼馈宦寺,叩之得实,乃笔诸书,卒为全史。迁太常博士、兵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侍郎,转大司农丞、礼部尚书。
时乱将亟,素每抗论得失。十八年参中书省事,请专任平章定住总西方兵,毋迎帝师误军事,用普颜不花为参政,经略江南,立兵农宣抚使司以安畿内,任贤守令以抚流窜之民。且曰:“今日之事,宜卧薪尝胆,力图中兴。”寻进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二十年拜参知政事,俄除翰林学士承旨,出为岭北行省左丞,言事不报,弃官居房山。
素为人侃直,数有建白,敢任事。上都宫殿火,敕重建大安、睿思二阁,素谏止之。请亲祀南郊,筑北郊,以斥合祭之失。因进讲陈民间疾苦,诏为发钱粟振河南、永平民。淮南兵乱,素往廉问,假便宜发楮币,振维扬、京口饥。
居房山者四年。明师将抵燕,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起为承旨如故。素甫至而师入,乃趋所居报恩寺,入井。寺僧大梓力挽起之,曰:“国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国史也。”素遂止。兵迫史库,往告镇抚吴勉辈出之,《元实录》得无失。
洪武二年授翰林侍讲学士,数访以元兴亡之故,且诏撰《皇陵碑》文,皆称旨。顷之,坐失朝,被劾罢。居一岁,复故官,兼弘文馆学士,赐小库,免朝谒。尝偕诸学士赐宴,屡遣内官劝之酒,御制诗一章,以示恩宠,命各以诗进,素诗最后成,帝独览而善之曰:“素老成,有先忧之意。”时素已七十余矣。御史王著等论素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诏谪居和州,守余阙庙,岁余卒。
先是,至元间,西僧嗣古妙高欲毁宋会稽诸陵。夏人杨辇真珈为江南总摄,悉掘徽宗以下诸陵,攫取金宝,裒帝后遗骨,瘗于杭之故宫,筑浮屠其上,名曰镇南,以示厌胜,又截理宗颅骨为饮器。真珈败,其资皆籍于官,颅骨亦入宣政院,以赐所谓帝师者。素在翰林时,宴见,备言始末。帝叹息良久,命北平守将购得颅骨于西僧汝纳所,谕有司厝于高坐寺西北。其明年,绍兴以永穆陵图来献,遂敕葬故陵,实自素发之云。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