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 (685-762)唐玄宗李隆基,陇西成纪人,睿宗第三子,始封楚王,后为临淄 郡王。延和元年(712)受禅为帝。公元712至756年在位,庙号玄宗,年号先天、开元、天宝。
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玄宗“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在唐代书法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唐窦臮《述书赋》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吐风,笔为海而吞鲸。”《古今法书苑》云:“唐明皇工八分章草,丰茂英特。”传世书迹很多,以《鹡鸰颂》《纪泰山铭》《石台孝经》等最为有名。
作品欣赏:鹡鸰颂
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全) 24.5×184.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资料来源】:台北故宫博物院网站 故-書-000059-00000
释文:鶺鴒頌。俯同魏光乘作。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為方伯。歲一朝見。雖載崇藩屏而有睽談笑。是以輟牧人而各守京職。每聽政之後。延入宮掖。申友于之志。詠常棣之詩。邕邕如。怡怡如。展天倫之愛也。秋九月辛酉。有鶺鴒千數。栖集於麟德之庭樹。竟旬焉。飛鳴行搖。得在原之趣。昆季相樂。縱目而觀者久之。逼之不懼。翔集自若。朕以為常鳥無所志懷。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才雄白鳳。辯壯碧雞。以其宏達博識。名至軒檻。預觀其事。以獻其頌。夫頌者所以揄揚德業。褒讚成功。顧循虛昧。誠有負矣。美其彬蔚。俯同頌云。伊我軒宮。奇樹青葱。藹周廬兮。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蓐收御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栖雍渠兮。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慙化踈兮。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爰遊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唐玄宗《鹡鸰颂卷》纸本行书(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玄宗《鹡鸰颂卷》全本具体尺寸
【位置】 【尺寸】(cm) 质地
本幅 24.5x184.9 纸
隔水一 25x11.5 绢
隔水二 25x10.2 绢
拖尾 24.8x300.5 纸
隔水三 25x11.2 绢
《鹡鸰颂》,疑双钩本,或出自宫廷书手。纸本行书,40行,计337字。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部曲将印”、“晋府图书”、“吴廷”、“石渠宝笈、“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曾经宋宣和内府、明晋王府、吴廷、清内府等收藏,后有蔡京、蔡卞以及清人王文治等人跋。现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开元七年(719)秋,有鶺鴒约千只翔集於宫殿,玄宗见其飞鸣行摇,不畏人之状,联想及兄弟相聚之乐,遂召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撰颂文,玄宗亲自书成此卷。 鶺鴒鸟飞起时,会尖锐而短促的啼鸣,走路时,尾部经常上下左右做有规律的摆动,因為有这种“飞鸣行摇”,互相联繫照应的特性,所以诗人把牠比喻成急难中的兄弟。唐玄宗是唐朝第七位皇帝,在位四十四年。他即皇位之初,在家族中很有纠纷,必须笼络自己的兄弟,而又不愿他们实际干预政治,於是将五位兄弟派驻到远离中央的地区,每年一朝见,因此藉著这篇颂文表达思念兄弟之情,也寄望兄弟间互相照应,不会发生夺权之政争。
这卷书法自首至尾,运笔精力专注,清楚的交代每一笔画的开始、转折、停顿与收尾。其起笔与收笔少藏锋,挺拔别致。书风雄秀,结体丰丽,用笔遒厚。从整幅观之,书法遒紧健劲,丰润浑茂,具有唐典型风格,在字形上,明显与王羲之《兰亭序》相似,只是笔画更為粗壮,可以看出从初唐以来,唐太宗倡导王羲之书法对於皇室后代的影响,也反映盛唐时期,对於丰腴之美的好尚。
明张丑《清河书画舫》评此帖云:“结构精谨,笔法纵横”。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云:“字径寸许大,遒劲峻爽,神气逼人,盖法文皇大令”。清梁巘《承晋斋集闻录》云:“顿挫提空,得褚之趣,开米之门”。清吴其贞《书画记》亦云:“书法雄秀,结构丰丽,绝无山野气”。清杨守敬《学书迩言》:“明皇碑版已开圆熟之派。此帖柔而有骨,故自可传。”此颂为唐玄宗书法墨迹传世之唯一孤本,为有唐一代稀世之珍,世称人间瑰宝。
作品欣赏:石台孝经
《石台孝经》局部
《石台孝经》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立。此碑以四块高各590厘米,宽各120厘米,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李亨篆额 。现存陕西西安碑林博物馆孝经亭内。碑文隶书追汉隶风规又小变其法,丰腴爽利,颇有盛唐气概。碑石坚细,至今光莹如漆。
《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纪述他与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 字。碑石长方形,为色如黑玉、光可鉴人的细石合成而刻的。上加方额,方额左右各浮雕瑞兽,上下刻涌云,上承盖石,盖石边缘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形,碑下面有方形台阶石三层,因称石台孝经。台石三层四面都有线刻纹饰,特别是最下层,满刻唐代惯用的茂盛蔓草和雄浑的狮形怪兽,这两种不相协调的动植物,本难组织在一起,但作者将蔓草刻得回卷扬抑,有如风呼云涌,不但画面上融洽无间,还突出了怪兽的威势,整个结构给人以威武、活泼、蓬勃的感觉。属盛唐艺术的精华。
此碑刻成以后,原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的太学内,于天祐元年(公元904年)迁至唐尚书省西隅(今西安市社会路),到北宋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因尚书省“地处洼下,随立辄仆”又“徙置于府学北墉”,即今西安碑林的所在地。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是碑林中最早的展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