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是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写的龙门石窟造像题记之一,石刻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石窟古阳洞北壁,刊刻于北魏太和二十二年(498年,另有太和十二年、二年、十九年等数种说法)。书体为楷书。为“龙门四品”和“龙门二十品”之一。
《始平公造像记》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父造佛像的缘由及愿望,石刻正文分纵向10行,每行20字,有方界格,石高75厘米,宽39厘米,额楷书阳文“始平公像一区”2行6字。文与格栏均阳刻凸起,是石刻中所少见的。此石刻已泯尽隶书痕迹,既有汉晋雍容方正之态,又具北方少数民族“金戈铁马”粗犷强悍之神,书法雄重遒密,端庄流逸,具龙震虎威之势,富有阳刚之美。
中文名:始平公造像记
作 者:孟达(撰文)
作品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
作品别名:比丘慧成题记
创作时代:北魏
现收藏地: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
书体类型:楷书
书法内容
始平公像一区。
夫灵踪□启,则攀宗靡寻;容像不陈,则崇之必□。是〔行1〕以真□□於上龄,遗形敷于下叶,暨于大代,兹功厥〔行2〕作。比丘慧成,自以影濯玄流,邀逢昌运,率竭诚心,为〔行3〕国造石窟寺;□系答皇恩,有资来业。父使持节、光禄〔行4〕大夫、洛州刺史始平公,奄焉薨,放仰慈颜,以摧躬□〔行5〕,匪乌在□,遂为亡父造石像一区。愿亡父神飞三□〔行6〕,智周十地,□玄照,则万有斯明;震慧向,则大千斯瞭〔行7〕。元世师僧,父母眷属,凤翥道场,鸾腾兜率,若悟洛人〔行8〕间,三槐独秀、九棘云敷,五有群生,咸同斯愿。□□。〔行9〕
太和廿二年九月十四日讫。朱义章书,孟达文。 〔行10〕
(“□”表示缺字)
创作背景
从大的背景讲,魏晋尤其是南北朝时期,佛教得到极大发展,各地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各石窟或石窟中的佛龛多有题记,记述造窟者姓名或愿望之类。据《始平公造像记》铭文记载,比丘慧成竭诚为国开窟造像报答皇恩,父亲始平公去世后慧成悲痛地为亡父造了一尊石像,希望石像保佑父亲、母亲和所有已经去世的亲眷能到喜乐世界继续享福免除灾祸。《始平公造像记》就是建造这尊佛像所刻的题记。
艺术鉴赏
用笔
1.锋锐果敢,整峻大方
《始平公造像记》中点的形状多呈几何图形状,以类似三角形的为多。如图中“流”字的侧点,“容”字的竖点、“宗”字的撇点和“答”字的挑点,它们在形态上都类似于三角形,但又不失饱满,起笔多侧锋入纸,露锋短促有力,向右下重顿后逆锋收笔,慢慢弹出,用笔锋锐果敢,在点画上显得整峻大方。
2.逆锋行笔,笔含隶意
《始平公造像记》用笔以方切为主,在线条运行过程中以逆锋行笔。如图中“大”“寻”“不”字横的写法,起笔时侧锋入纸,向右下重顿,依靠毛笔与纸的摩擦力向右上调锋,然后逆锋行笔,顿笔后回锋。而“丘”字最后的横则为雁尾横,前半段和横的写法一样,只是到收笔时,雁尾横则像隶书的波磔一样向右上,含而不出,再往回收尾,笔含隶意,古朴典雅。
3.浑厚沉实,亦露亦藏
《始平公造像记》用笔方峻,和其他碑帖一样都是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但它和唐代楷书在笔法上的不同之处在于线条中段沉实浑厚,以斜锐之势收笔。如图中“师”“攀”“率”字的竖以藏锋为主,收笔时逆锋向回收笔;“下”字的竖则露锋起笔,收笔时向右下轻顿再出锋。
4.笔势圆浑,流畅不滞
《始平公造像记》为阳文碑刻,在外形上看似有些凝重呆滞,但在点画细节处,《始平公造像记》却通过点画方向的变化和某些连带的点画表现出流畅不滞的书写性。如图中“夫”字的撇向上回环以呼应捺的起笔“玳”字的撇向右上回环以顺承竖的起笔。再如图“大”“运”两字的捺,沉稳劲健,点画浑圆,“一波三折”的用笔特点在其中十分明显,甚至有些装饰性的意味。
5.用笔准确,骨力内含
《始平公造像记》用笔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点画的起收笔处,特别是写钩的时候。如图中“代”字的斜钩,起笔如竖线,向右下斜切,其势向下倾斜,行笔厚重有力,至收笔处驻笔,笔锋聚拢,腕指齐力,翻毫向上,靠毛笔所蓄之力将笔锋送出。“则”“寻”“容”字钩的写法也是如此。此外,对骨力的感受则不仅仅停留在方笔的运用上。如图中“国”“恩”“月”“愿”字的转折,虽大多是方折,很少有圆转,这应与刻工有很大关系。
结体
1.结构扁方,朴拙飞动
《始平公造像记》全文结字以方扁为主,这是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必然结果。横线以舒展为主,竖线则多短粗有力,如图中“始”字本应是方形的,但由于作者巧妙的安排,“女”字旁点画厚重而倾斜,有挤压“台”部之势,而“台”中的“口”正好安置在“女”字旁右下角的空间里,使全字呈扁方形,有向右上飞动之势。又如“公”字,左上方的点以圆笔见浑穆,右上方的点方硬有形,形成一种飞动之态,呼应对比和谐,而下半部分则呈现出一种压缩之态,有向左运动之势,与上半部分呼应顾盼,自然朴拙。“灵”字的处理方式也是如此。
2.结构欹侧,变化丰富
除了扁方结体,《始平公造像记》单字结体也有纵长体势的。如图中“焉”字,一般来说应该是方形或是偏扁一些的,而《始平公造像记》则将其变方为长,横线排叠,趋势右上,点画密结,密不透风,最后四点化为一横,大胆开张,反辅为主,起到了承载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横线紧密排叠,所以整个字也就由方形变为长方形,造就出了欹侧之势。又如“崇”字,习惯写法是中间的宝盖头要包裹下面的部分,可《始平公造像记》里的“崇”字则是宝盖头紧缩,而下面“示”的第二横伸展夸张,使原本方形的字变成了长方形。再如“奄”字,撇写得开张,而却以捺作点,收缩紧凑,出人意料。
3.抑左扬右,收放有度
《始平公造像记》在结构上习惯压缩左边的部分而舒展右边。如图中“逢”字,上半部分的右面向外舒展,“走”字底的左半部分则向中间压缩,这样整个字就呈现出一种倾斜过来的梯形结构,向右呈辐射状。另外,《始平公造像记》中单个字的结构收放对比也比较大,这是因为结字时中宫往往收得比较紧凑,而一些突出的主笔舒展开来正好与这种紧凑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如“答”字,上半部分收得比较紧凑,而下半部分的撇和捺非常舒展。整个字上下之间的收放对比较大,呈梯形结构,有稳重感。
章法
《始平公造像记》全文皆用阳刻,逐字界格,在整个刻石系统中甚为少见。《始平公造像记》的章法,一个总的特点是横竖成行,端正整齐。如其碑额“始平公像一区”六字,这六字虽然横竖成行,但它们之间的间距很近,大小交错,相互伸展,搭配十分巧妙。如“像”字笔画多,但写得小;“一”字只有一笔,反而写得大。“始”字的一撇与“像”字的一捺搭配,“平”字的一横与“一”字的搭配,“平”字的一竖与“公”的搭配,都妙若天成。再如阳文镌刻的正文。界格横竖交错的线条并不是笔直的,而是有粗有细,有弯有直。界格内的字与字之间的笔画配合也有伸缩。因此,界格根据格内字的结构变化而进行变化,构成了浑然一体的章法。
作品评价
清代书法家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
清代书法家包世臣:“出《孔羡》,具龙威虎震之规。”
清代书法家赵之谦:“北碑遗像中最佳者”。
清代篆刻家胡震:“字形大小如星散天,体势顾盼如鱼戏水,方笔雄健,允为北碑第一”。
近代革命家、教育家康有为:“遍临诸品,终于《始平公》极意疏荡。骨格成,体形定,得其势雄力厚,一生无靡弱之病”;“北碑《杨大眼》《始平公》《郑长猷》《魏灵藏》,气象挥霍,体裁凝重,似《受禅碑》”;“太和之后……诸家角出,方重则有《杨大眼》《魏灵藏》《始平公》”。(《广艺舟双楫》)
现代书法家启功:“题记龙门字势雄,就中尤属《始平公》。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论书绝句》)
作品影响
《始平公造像记》是北魏书法全盛时期较早的作品,被认为是走向成熟的楷体书。清代乾隆年间被黄易发现,受到书坛重视,列入“龙门二十品”,又被列入“龙门四品”,胡震等书法家还将其推为诸品之首。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把此碑列为能品上。以“龙门二十品”为代表的魏碑体,对统一南北以后的隋楷、唐楷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版本信息
此碑清乾隆、嘉庆间始有传拓。最旧拓三行“邀逢昌运”之“昌”字未损。
嘉庆、道光拓三行“比丘慧成”之“慧”字完好。“邀逢昌运”之“邀”字末笔中损,“昌”字左下有泐痕。五行“始平公”之“公”字仅损末点。六行“匪乌”之“乌(乌)”字下四点全,“为亡父”之“亡”字未损,“父”字捺笔有石花。七行“周十地”之“周”字长撇首未损,“玄照则”之“则”字完好。八行“若悟”之“悟”字未损。九行“群”字左上石花不伤字画。
原石旧拓无字处皆露细麻点,道光年间石经铲底,细麻点不复存。铲底后旧拓“慧”字右上“丰”部中竖起笔尚存。“邀”字左上亦损,末笔接近全泐。“昌”字左上亦泐。“公”字下横画全泐。“乌(乌)”字下存两点。“亡”字下横损。“周”字长撇首已损。“则(则)”字“贝(贝)”部右上角损。“悟”字“忄”旁左点泐。“群”字“君”部上横画已泐。后数十年之拓本“慧”字右上“丰”部全泐。“邀”字几乎泐尽。“公”字下损更多。“乌”字仅存残画。“父”字捺笔增泐。“周”字上方全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