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百科>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元代书法理论(2)

来源:网络  作者:郑杓,刘有定  时间:2023-01-03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或问:广成子应候、僧一行释微、燕卿、葛氏诸作,极论题署,其几法乎?曰法则法矣,然多忌讳,适足以累法。

  (题署之法弊于唐,使人多忌讳,其原盖出于阴阳家者流。世有广成子集阴阳应候法纂异记感应章、一行禅师释微集、燕卿大师字旨明简集、葛仙翁勒字法应神集音义章、白云先生笔论元鉴诸书,极言题署之法,点画分毫,来去各立名字,应之以阴阳,象之以五行,法之以六神。使术者能察人平生祸福。屋之大小,字之尺寸,各有程限,占其喜怒休咎之祥,年月远近之应,可考而知。且谓虞世南笔首大尾小,犯前九恶二。欧之笔楷而不朝,柳公权笔瘦如鹤胫,周越笔势如龙病在沙,不得隋侯之药,此五者名重当时,其法不应阴阳气候,神气不全,枿然如死。李邕之体出于彼而达于此矣。愚按广成子,庄周载其当黄帝之世,居崆峒一千二百年,是时阴阳之家未出也。葛仙翁生于晋朝,忌讳虽多,而题署未有此病。唐一行以数学名家,字书非其所长。然则其僧简定之流所托为可知矣。简定,燕卿名也。)

  真卿之剑池,阳冰之讲台祠宇等作,纵横生动,不假修饰,其署书之雄秀者乎!

  (颜鲁公书虎邱剑池,李监书生公讲台,在苏州虎邱寺。又篆处州仙都山黄帝祠宇字,其上刻丹,杨葛蒙勒石,乃颜真卿楷书也。又篆越州大禹之庙字,并旷世绝作。)

  陈旅之记,能持论矣。

  (陈旅,字众仲,莆田人。撰题署书记,略曰:往而不返者,世道之既变也。易知而不知者,人情之异尚也。传曰清庙之瑟一倡而三叹者,三人从叹之耳。夫三代之隆,先王礼乐之教著于人心,而大乐必易夫人可知也。然而人情异尚,虽圣人不能使之知其至易。世道既变,虽圣人不能返其必往。此好古君子往往于故城废隧破碑断础观古人之陈迹,歔欷而不能去也。余外大父赵大蓬曰:易有真河图泛见于事物,如六书之为学,最可以观理。今其书虽存,得其理者鲜矣。至汉魏以来,题署字法,今人都更不讲,况欲识无怀氏之古封乎!闽中风俗以正月六日游乌石山,寺公指寺额语余曰:是古题署法书也。昔宦游吴楚间,多见之,古时人人知有是法。王公贵人有所建立,不能书不书,必求能书,虽微贱必书。绍兴后无论能否,官大即书,一时迎合,争乞新题易旧榜,于今存者什之一耳。彼见古体波磔渐收,形势似拙,曰而何其态之拘拘也,曷不为我之骋乎?讵知字有古法而不骋,于法固甚巧也,拙则轶出矣。其法与锺王小字异而寔同。后人小字变形存神,是尚可取。至于大字形不逮神,虽好不取也。米南宫、黄太史辈,非不爽峭可喜,直可施之亭榭宴游处。唐以来唯颜太师大小字俱雄秀合法,然论题署,李北海为最云。)

  世称李邕善题署,然其铭刻欧、虞、褚数公差优乎?

  (问北海善题额。)

  曰古之铭石,典重端雅,使人兴起于千载之下。邕以行狎相参,后世嵬(五灰反,又五罪反。)异百出,邕作俑也。

  (李邕,字泰和,唐扬州江都人。为御史中丞、汲郡北海太守。善题署碑颂。人奉金帛请其文,以钜万计。初行草之书自魏晋以来唯用简札,至铭刻必正书之,故锺繇正书谓之铭石。虞、褚诸公守而勿失。至邕始变右军行法,顿挫起伏,自矜其能,铭石悉以行狎书之,而后世多效尤矣。)

  欧、虞、褚深得书理。信本伤于劲利,伯施过于纯熟,登善少开阖之势,柳诚悬其游张、颜之阃奥乎?徐、李、沈、宋诸家,殆闯(丑禁反)其藩落者乎?

  (欧阳信本、虞伯施、褚登善,见书要注。柳诚悬,名公权,唐文宗以为翰林侍书学士。张伯高、颜清臣,见至朴。徐浩见书要。李邕见上注。沈传师,字子言,官至吏部侍郎。宋儋,字藏诸,为校书郎。皆唐人,善楷、隶、行草。)

  韩择木、韩秀寔、李莒、李俭绰有古意。

  (韩择木,昌黎人,官至散骑常侍。韩秀寔,为翰林。莒、俭皆仕唐,善楷、隶、八分。)

  太白得无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

  (太白,姓李名白,一字长庚。为翰林供奉。子美,姓杜名甫,官至检校工部员外郎。善楷、隶、行草。)

  昌黎知其理而功浅,子厚雅有抱负,而有永兴公之馀韵。

  (虞世南也。)

  议者以退之为极疏厉,

  (问韩字失粗鲁。)

  曰彼盖不知九方歅(音因。)之相马也。

  (昌黎,姓韩名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谥曰文。按林蕴拨镫序曰:蕴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卢公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公之文翰,海内知名,蕴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安期公,授以拨镫法曰:推拖撚拽是也。卢自言,昔受教于韩吏部云。子厚,姓柳名宗元,官至礼部员外郎、柳州刺史。尝作笔精赋,略曰:勒不贵卧,侧常患平。努过直而力败,趯当存而势生。策仰收而暗揭,掠右出而锋轻。啄仓皇而疾罨,磔<走历>趯以开撑。)

  黄鲁直云:书道弊于唐末,惟杨凝式有古人笔意。

  (问少师书。)

  曰中流失船,一壶千金。

  (凝式,字景度,五代人。官至太子少师,以心疾致仕。时人以扬风呼之。善行草。)

  请问宋之名家。曰钱忠懿、杜祁公之流便,苏才翁、倩仲之爽峭,苏子瞻之才赡,米元章之清拔,加于人一等矣,蹈道则未也。

  (忠懿,名宏俶,字文德,吴越国王。善行草。宋太宗评之入神品。祁公,名衍,字世昌。官至仆射,谥正献。数与蔡忠惠论书。草法秀劲,似晋宋间人。才翁,名舜元,梓州人。官至转运使。倩仲,名舜钦,一字子美,才翁弟也。官至集贤校理监进奏院。行草杰出。而子美少劣于才翁。子瞻,名轼,眉州人。官至端明翰林侍读学士,谥文忠。元章,名芾,吴人。官至礼部员外郎。行书超诣。大抵言此数家多能于行草,而略于楷隶也。)

  若夫鲁直之环变,刘涛诸人所不能及,而有长史之遗法,然其真行多得于瘗鹤。

  (黄鲁直,名庭坚,豫章人。官至吏部员外郎。善行草,自谓得江山之助。尝曰:草书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纠,遂号为草书,不知与科斗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惟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耳。苏才翁有悟处而不能尽其宗趣,其馀碌碌耳。余在点中时字多随意曲折,意到字不到,及来僰蒲北反。道舟中,观长年荡浆,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然比之古人,入则重规叠矩,出则奔轶绝尘,安能得其仿佛。刘涛,温陵人,以草书名,世时称为草圣翁。真行,谓真带行也。瘗鹤,见书要注。)

  问周越、李时雍、锺离景伯。曰如法何!吴说、张孝祥、范成大法乎?

  (问吴范等。)

  曰此而法,天下无法矣。然则张即之诸人其弥降乎?

  (问张即之以来书道愈坏。)

  曰吁,磔(陟格反。)裂涂地矣。

  (周越,字子发。李时雍,字致尧。钟离景伯,字公序。吴说,字传朋。张孝祥,字安国。范成大,字至能。张即之,字温夫。皆仕宋显宦,以能书称。)

  或问蔡京、卞之书。曰其悍诞奸嵬,见于颜眉,吾知千载之下使人掩鼻而过之也。

  (蔡京,字元长,兴化人。官至太师、鲁国公。卞字元度,京弟也。官至枢密。皆宋之奸臣,书字如其为人。)

  曰张即之、陈谠之书,(陈谠,字正仲,兴化人。官至尚书。)一时籍甚,丰碑巨刻,散流江左,迨今书家,尚祖馀习。

  (问张陈书。)

  曰速勿为所染,如深焉,虽卢扁无所庸其灵矣。然则其自知邪。

  (问能自知其非。)

  曰知则不为也。人生不幸不闻过,大不幸无耻。苏氏有言曰:书于鲁公,文于昌黎,诗于工部,至矣。

  (苏子瞻曰:智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极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或曰:彼人耳,若夫吕岩、锺离权之亻褱公回反雄神险,不其愈乎?曰吾论书不论仙。然抱朴称皇象为书圣,陶真逸有顽仙之论。

  (吕岩,字洞宾。锺离权,吕之师也。抱朴子,名洪,字稚川,姓葛氏,晋丹阳句容人。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货纸墨。夜辄写书通习,遂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为葛仙翁。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闻交趾出丹砂,求为勾漏令。行至广州,乃止罗浮山,炼丹积年,著述不辍,克期而逝。尝著书一百一十六篇,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皇象,字休明,吴广陵江都人。官至侍中、青州刺史。善小篆、八分、行草。抱朴子云:书圣者皇象。陶真逸,名宏景,字通明,南朝秣陵人。年四五岁,常以荻为笔,画沙中学书。至十岁,见葛洪神仙传,便有养生之志。读书万馀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善琴棋,工草隶,号华阳隐居。年八十五,克日尸解而逝。梁武帝赠太中大夫,谥贞白先生。尝从武帝借名帖,论辩往复,有启曰:昔患无书可看,愿作主书史。晚爱楷隶,又羡掌典之人。常言人生数纪之内,识解不能周流天壤,区区惟充恣五欲,寔可愧耻。每以为得作才鬼,犹胜顽仙。)

  或问:怀素草书,邻于长史,君谟有仆奴之讥,过乎?曰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年之信。豪杰复起,相知于异世之下,齺七角反又初留反。然若合符节。未达。

  (或人未解。)

  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夫张公者,人龙也,邈焉寡俦。而素欲策驽骀与之方驾,九地之下,重天之颠耳。然则高闲亚栖之流与?

  (问二僧比怀素。)

  曰二僧跚(苏干反。)若后矣。

  (蔡君谟曰:长史笔势,其妙入神,岂俗物可近哉。怀素处其侧,直有仆奴之态,况他人所可拟议。按怀素帖云:独步当世,惟洛下颜尚书得之。零陵怀素近得尚书札翰,大有开发。又云:李靖用兵,淳风天文,张旭草书,有唐之三绝也。其尊慕若此。高闲上人能草,每欲学为张长史。亚栖,洛阳人,尝对御草书,两赐紫袍。自云:凡书通即变,若执法不变,号为书奴。又有沙门贯休者,兰溪人。工草隶,南土比之怀素。成中令问其笔法,休曰:此事当登坛而授,安可草率而言。成衔之,遁于黔中,因以病鹤诗见意曰:见说气清邪不入,不知尔病自何来。此皆唐人僧能书者。)

  程子之持敬,可谓知其本矣。

  (程颢,字伯淳,号明道先生,谥纯公,河南人。尝曰:人书字时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故朱子铭曰:握管濡毫,伸纸行墨,一在其中。点点画画,放意则荒,取妍则惑。必有事焉,神明厥德。)

  或曰;朱元晦诸贤其简毕乎?曰道德之充于中而溢乎外也。

  (元晦名熹,号晦庵先生,谥文公,新安人。善评诸家书,谓蔡忠惠以前皆有典则,及至米元章、黄鲁直诸人出来,便自欹斜放纵,世态衰下,其为人亦然。)

  王子文书感兴,其几矣。

  (子文名埜,婺州金华人。郑回溪之外孙,复娶郑之孙女。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从真西山、魏鹤山讲学。尤善楷、隶、行、草。尝书朱文公感兴诗于玉麟堂,刻石城山书房,时称为二妙。其书有齐梁风骨。○按原本作官至端明签书枢密院,今从宋史改正。)

  学书何所止?曰歾莫勃反。身而已矣。然则张伯高行业未彰,独以书酣身,益乎?

  (问旭。)

  曰吾闻之,精于一则尽善,遍用智则无成。圣人疾没世而名不称。彼张公者,东吴之精,去之五百,再见伯英。以此养生,以此忘形,以此玩世,以此流名。

  (韩退之送高闲上人序曰:苟可以寓其巧智,使机应于心,不挫于气,则神完而守固,虽外物至,不胶于心。尧、舜、禹、汤治天下,养叔治射,庖丁治牛,师旷治音声,扁鹊治病,僚之于丸,秋之于弈,伯伦之于酒,乐之终身不厌,奚暇外慕。夫外慕徙业者,皆不造其堂而哜其胾者也。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山水崖谷,鸟兽虫鱼,草木之花实,日月列星,风雨水火,雷霆霹雳,歌舞战斗,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终其身而名后世。今闲之于草书,有旭之心哉,不得其心而逐其迹,未见其能旭也。)

  衍极卷五

  天五篇

  天地之数合于五,皇极之道中于五,四时之用成于五,六书之变极于五。是故古文如春,籀如夏,篆如秋,隶如冬,八分、行草,岁之馀闰也。

  (天地之数,阐于河图;皇极之道,明于洛书。岁功成而四时行,人文兴而六书显。虽因华有常,变化无尽,其数莫逃乎五也。按易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天地之数合于五也。洪范曰: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响用五福,威用六极。此皇极之道中于五也。月令叙春夏中央秋冬,此四之用成于五也。古文如春,籀如夏,篆如秋,隶如冬,八分行草岁之馀闰也,此六书之变极于五也。)

  隶之兴也,其周之末造乎?其民趋于简陋乎?

  (有八卦而后有六书,有六书而后有六经,六经由六书而传者也。传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夬。书契之始莫先乎古文,其次籀书,其次篆书,最后隶书,极矣。六经者,圣人之语言也。古文者,圣人之面貌也。孔子书六经皆用古文。籀书作于周宣王之时,犹不纯用,况末造之篆隶乎?籀之制字比古文为多,以篆方籀,则篆简矣。秦人转病其难,又损而为隶,其日趋于简陋乎?然此盖法令之书,非六经之文也。汉兴,制作未见称用,隶法之盛自贾鲂始,至蔡邕八分石经而篆籀浸微矣。盖古文六经厄于秦火,至唐惟卫宏古文尚书独存,天宝间又诏改从今文,而古文尚书亦废矣。愚尝论古文书犹古之礼乐也,礼乐不兴,则古书不复,其势然也。)

  或问石鼓显于李唐,韩退之、韦应物以为周文王、宣王时,欧阳永叔、苏子瞻谓非史籀不能作,而夹漈以为秦文,信乎?曰以漆文知之。

  (欧阳永叔曰:石鼓在岐阳,初不见称于前世,至唐人始盛称之。而韦应物以为文王之鼓,至宣王刻诗耳。韩退之直以为宣王之鼓。在今凤翔孔子庙中。鼓有十,先时散弃于野,郑馀庆置于庙而亡其一。皇祐四年,向传师求于民间得之,十鼓乃足。其文可见者四百六十五,磨灭不可识者过半。文之古者,莫先于此。然传记不载,不知韦、韩二君何据而知为文宣之鼓。然至于字画,亦非史籀不能作也。按三家石鼓歌,韦曰:周文大猎兮岐之阳,刻石表功兮炜煌煌。石如鼓形数止十,乃是宣王之臣史籀作。韩曰:周纲陵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搜于岐阳骋雄俊,凿石作鼓隳嵯峨。从臣才艺咸第一,简选误刻留山阿。苏曰:忆昔周宣歌鸿雁,当时籀史变蝌蚪。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耇。何人作颂比崧高,万古斯文齐岣嵝。郑夹漈曰:石鼓十篇,大抵为渔狩而作。周宣王时则籀书所始,宣王之前皆古文也。籀文与古文则刀书故锐,秦篆则漆书故刓。石鼓之文具端皆刓,且石鼓文之为秦篆者字字可晓。惜乎漫灭,惟一鼓有全篇也。其间有难明者,如殹为也、 为丞之类是也。絜出秦斤,丞出秦权,自可见矣。又曰:石鼓大抵用秦篆,其间亦有古文者,何哉?曰:秦篆本于籀,籀本于古文,其母则同,但加减移易有异者。石鼓固秦文,知为秦何代之文乎?曰:秦自惠文称王,始皇称帝,其文有曰嗣王,有曰天子。天子可谓帝,亦可谓王,故知此文则惠文之后、始皇之前所作。韦应物,唐苏州刺史。欧阳永叔,名修,宋吉州永丰人。官至参政,谥文忠公。尝集录前代碑刻,撮其大要,并载可以正史学之阙谬者,有集古跋尾二百九十六篇。)

  然则笔曷始乎?

  (问始造笔。)

  曰尚矣。书曰作会,非笔何会?纪于太常,非笔何纪?

  (按虞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所谓十二章也。上六者绘之于衣,下六者绣之于裳,皆杂施五采,以为五色。周制则以日、月、星、辰画于旗,龙、山、华、虫、火、宗彝绘于衣,藻、粉、黼、黻绣于裳。周书曰:世笃忠贞,服劳王家,厥有成绩,纪于太常。又周官司勋曰:凡有功者,铭书于王之太常。夫画于旗,书于常,绘于衣,既不可以刀书,而施五采作绘,又难以竹聿行漆,意者三代以前已有笔墨,与刀书竹漆并行。盖刀漆施于竹木,而笔墨用于绢帛。诗曰:彤管有炜。则似竹聿之笔矣。又疑古人精于制物,墨与漆相类,后世不知以为漆尔。李廷珪之墨用以漆柱,则古人之墨如漆可知。今西域人以金丝矾等药熬水,濡以绢帛,盛以小缶,用竹聿饮而横书之,则竹聿亦可以行墨。)

  苏望、欧阳棐以三体为汉石经,赵德夫、洪景伯非之谅也。

  (魏三体石经左传遗字,古文三百七,篆文二百十七,隶书二百九十五,有一字而三体不具者。皇祐癸巳,洛阳苏望氏所刻。苏望曰:后汉熹平四年,灵帝以经籍文字穿凿,疑误后学,诏诸儒雠定,命蔡邕书古文、篆、隶三体,镌石立于太学。今石不存,本亦罕见。近于故相王文康家得左氏传拓本数纸,其石断剥,字多亡缺。取其完者摹刻之,凡八百一十九,题曰石经遗字。欧阳棐集古文四声韵所载石经数十字,盖有此碑所无者,而碑中古文亦有韵所不收者。则沦落之馀,两家所得自不同耳。赵德夫曰:汉石经遗字藏洛阳及长安人家,盖灵帝熹平四年所立,其字则蔡邕小字八分书也。其后屡经迁徙,故散落不存。今所有者,才数千字,皆土壤埋没之馀,磨灭而仅存者尔。按后汉书儒林传叙云为古文、篆、隶三体者,非也。盖邕所书乃八分,而三体石经乃魏时所建也。又按灵帝纪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石于太学门外,蔡邕传乃云奏正定六经文字。而章怀太子注引洛阳记所载,有尚书、周易、公羊传、论语、礼记。今余所藏遗字,又有诗、仪礼,然则当时所立又不止六经矣。洛阳记又云:礼记碑上有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蔡邕等名,今论语、公羊传后亦有堂谿典、马日磾等姓名尚在。洪景伯曰:石经见于范史帝纪及儒林、宦者传,皆曰五经。蔡邕、张驯传则曰六经。惟儒林传云为古文、篆、隶三体。郦氏水经注云:汉立石碑于太学,魏正始中又刻古文、篆、隶三字石经。唐志有三字石经两种,曰尚书,曰左传。独隋志所书异同,其目有一字石经七种,三字石经三种。既以七经为蔡邕书矣,又云魏立一字石经,乃其误也。范蔚宗时,三体石经与熹平所镌并列于学官,故史笔误书其事,后人袭其讹错,或不见石刻,无以考正。赵氏虽以一字为中郎所书,乃未尝见一字者。近世方勺作泊宅编,载其弟匋所跋石经,亦为范史、隋志所惑,指三体为汉字。至公羊碑有马日磾等名,乃云魏世用其所正定之本,因存其名。可谓谬论。夏氏所注古文,既以此碑为石经,又有蔡邕石经,亦非也。愚谓赵德夫、洪景伯之言可谓信而有征矣。然莫能辨其三体为谁书也。今按元魏江式论书表有云,魏初陈留邯郸淳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石经于汉碑之西,其文蔚炳,三体复宣之语,最为明白。而二公略不及此,故特表而出之。欧阳棐,修子,官至右司。著集古目录十卷。赵德夫,名明诚,密州诸城人,宋相挺之之子也。著金石录三十卷。绍兴中,其妻易安居士李清照表上之。洪景伯,名适,饶州鄱阳人。官至右仆射,谥文惠公。有隶释、隶谱、隶图、隶韵等书,共二十七卷,又隶续十卷,行于世。)

  或曰:古书籀隶其渝渝乎久矣,而何言之 古岳反,明也。邪?曰吾闻达于理者,古今不能鬲;古核反。审其几者,鬼神莫能閟。兵媚反。夫道一而已矣。然则用笔有异乎?

  (问用笔。)

  曰有。请问。曰篆用直,分用侧。隶楷。

  (问隶楷。)

  曰间(去声,下同)出存乎其人。其人可得闻乎?

  (问人。)

  曰颜、柳篆七而分三,欧、褚分八而篆二。行草。

  (问行草。)

  曰禊序,篆多间以分侧。

  (按篆多二字原本误在禊序上,今改正。)

  有石书之遗意焉。

  (石书即石经。)

  然则执笔有异乎?

  (问执笔。)

  曰夫执笔者,法书之机键也。近世善执笔者莫如张、颜,吾以此按天下图书,不能逃乎玉尺也。

  (晋田文掘地,得古玉尺。)

  夫善执笔则八体具,不善执笔则八体废。

  (八体,八法也。)

  寸以内法在掌指,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也。魏晋间帖,掌指字也。呜呼,师法不传,人便其所习。便其所习,此法之所以不传也。故惠施卒而庄子深瞑不言,钟子期死而伯牙毁琴绝弦,盖伤世之难与知也。

  (古书籀隶同源而殊流,篆直分侧用二而理一。自其殊者而观之,则古文而籀,籀而隶,若不可以相入。自其一者而观之,则直笔圆,侧笔方,用法有异,而执笔初无异也。其所以异者,不过遣笔用锋之差变耳。昔有善小篆者,映日视之,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心,虽屈折处亦无有偏侧者,盖用笔直下,则锋常在画中,故其势瘦而长。此徐铉所谓 古火反。匾法也。章友直自得李阳冰笔意,每执笔自高壁直落至地如引绳,皆直笔之用也。欲侧笔则微倒其锋,而书体自然方矣。大抵笔直则圆,圆故长,长必瘦;侧笔则匾,匾故方,方必肥。瘦硬易写,肥劲难工。直笔难于肥,侧笔难于瘦,其要在变而通之。若夫执笔,则不可不直也。古人学书皆用直笔,王次仲等造八分,始有侧法。然分书间用直笔者有之矣,未有古人籀篆而用侧笔者也。隶出于篆,而分又隶之变也,故间出。颜、柳隶之篆,欧、褚隶之分。兰亭多用篆法,至于由字之类,则间用侧笔。米元章评褚临兰亭曰由字益彰于楷则者是也。故善观兰亭者,知隶草之变矣。其要妙在执笔。善执笔则直侧一以贯之,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天下无全书矣。临池法曰:用笔之法,以大指擫中指,敛第二指,抽名指,令掌心虚如握卵。名指拒中指,小指拒名指,须用大指初节外置笔,令转动自在。皆不过双苞自然,指实掌虚矣。夫小字及寸,必须实按其腕,而用在掌指。自寸以往,则势局矣。遂有覆腕、悬腕、运肘、运背之作。至于俯仰步武之间,随宜制变,莫不各有当然之理。故有常法焉,有变法焉。常经也,变权也。审于反经合经之权,则知变矣。)

  或曰:绛州潘氏搜摭奇墨秘褚,昉(甫往反。)于仓颉,讫于宋初,其雅博乎?曰淳化间,太宗出内藏古迹,命王著临拓,工用精嘉。大观、绛、潭,犹有似人之喜。戏鱼、黔江、鼎澧,(音礼。)无虑数十,有无不足计也。

  (宋太宗留意翰墨,遣使天下,购募历代名迹。淳化中,乃出御府所藏,命侍书王著临拓,以枣木镂刻,藏于禁中。厘为十卷,各于卷末篆题淳化三年壬辰岁十一月六日奉圣旨摹勒上石。每大臣登进二府,则赐以一本,其后不赐,故尤为难得。仁宗时又诏僧希白刻石于秘阁,前有目录,卷尾无篆书题字。近世相传,以为二王府帖者,缪也。按黄鲁直曰: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歙州贡墨墨本赐群臣。元祐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墨百本,分遗官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馀而不甚点黑。又多木横裂纹,时有皴皵失字处,士大夫不能尽别也。亲贤宅魏王,即二王也。又有高宗绍兴中国子监本,其首尾与淳化略无少异,或云即御府所藏旧刻,未知是否。当时御前拓者多用匮纸,盖打金银箔者也。自后碑工作蝉翼本,且以厚纸覆板上,隐然为银锭□痕以愚人,但损剥非复拓本之遒劲矣。初徽宗建中靖国间,出内府绩所收书,令刻石,即今续法帖也。大观中又奉旨摹拓历代真迹,刻石于太清楼,字行稍高,而先后之次亦与淳化帖少异。其间有数帖多寡不同。凡标题皆蔡京书,卷尾题云大观三年正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而以建中靖国续帖十卷,易其标题,去其岁月与官属名衔,以为后帖。又刻孙过庭书谱及贞观十七帖,总为廿二卷,谓之大观太清楼帖。绛帖者,尚书郎潘师旦以官帖摹刻于家为石本,而传写多转失,世称为潘驸马帖,凡二十卷,其次序卷帙虽与淳化官帖不同,而实则祖之,特有所增益耳。单炳文曰:淳化官本法帖,今不复多见,其次绛帖最佳,而旧本亦已艰得。尝以数本较之,字画多不侔。伟家藏旧本第九卷大令书一纸第四行内,面字右边转笔正在石破缺处,隐然可见。今本乃无右边转笔,全不成字。其面字下一字与第五行第七字亦不同。又第七行第一字,旧本乃行书正字,今本乃草书心字,笔法且俗。曹士冕曰:帖总二十卷,元无字号及假眼数目。第二卷锺繇宣示帖,第一行内报字右边直画勾起向左畔,第二行茤字内下面夕字上画微仰曲,第五行名字右角微有一点,第十行当字上三点全,旁有微损,却在空处。已欲日帖脚下有断石纹,此卷内第一假与第三假石并缺右角。单炳文、曹士冕各有摹刻本。世传潘氏析居,法帖分而为二。其后绛州公库乃得其一,于是补刻馀帖,名东库本。第九卷之舛误盖始于此。且逐卷逐假,各分字号,以日月光天德等二十字为次第云。后避金主亮讳,但庾亮帖内亮字皆去右边转笔,谓之亮字不全本。又有新绛本、北方别本、武冈新旧本、福清乌镇彭州资州本、木本,前十卷等类皆绛帖之别也。潭帖者,庆历中刘丞相帅潭日,以淳化官帖命慧照大师希白摹刻于石,置之郡斋。增入霜寒、十七日、王濛、颜真卿诸帖。而字行颇高,与淳化阁本差不同。逐卷各有岁月。第一卷题云庆历五年季夏慧照大师希白模勒,第二卷庆历八年仲冬月慧照大师希白重模,第三卷则五年六月,第四卷八年仲冬月,第五卷戊子岁孟冬,第六卷五年季夏,第七卷五年仲秋月,第八卷五年季夏月模勒上石,第九卷八年仲冬月,第十卷五年仲秋月。每卷各有庆历及慧照大师希白重模字。内第三卷山涛帖末有风笔恻感之语,不成文,盖谢发帖云执笔恻感今至执字止,涛帖云风雨所劝云云今至风字止,却移笔恻感三字在涛帖之后,移雨所劝以下十九字在发帖之后。又第六卷右军字,先后失次尤甚。朱文公讥其有中分一字,半居前行之底,半居后行之颠,极为可笑。如黄鲁直评释二卷内郄愔书第三帖当字两分是也。帖字屡经临摹,固已失真。如淳化等帖,有刘次庄、石苍舒释文,虽或未尽,加以陈去非、黄长睿、施武子等更迭考辩,十得八九。若潭帖,乃悉颠倒而错乱之,几成异域神咒矣。潭帖之别,则有刘丞相私第本、长沙碑匠新刻本、三山木本、蜀本、卢陵萧氏本等类甚多。戏鱼,即临江帖也。元祐间,刘次庄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于戏鱼堂,除去篆题,而增释文。庆元中,四川总领权安节,又重摹刻于利州。黔江者,黔人秦世章常以里中子弟不能书,其将兵于长沙,买石摹刻僧宝月古法帖十卷。宝月,慧照也。谋舟载入黔中,壁之黔江之绍圣院,后题云长沙汤正臣重模。鼎帖,板本较诸帖增益最多。澧阳石刻散失,仅存者右军数帖而已。又有淳熙修内司帖北方印成本,乌镇张氏福清李氏本。若此之类,大抵皆法帖一再之翻模,殊失笔意,无足观也。)

  汪季路之辨审矣。

  (季路,名逵,衢州人。父应辰,字圣锡,年十八,南渡初廷对第一。俱官至端明殿学士,时称为大小端明。郑回溪娶大端明玉山之女,其子肯亭复为小端明婿。汪氏建集古堂,藏奇书秘迹、金石遗文二千卷,玉山多为跋尾。朱元晦尝题其跋后曰:事有实迹,语无浮辞,有德者之言盖如此,后学所当取法也。季路著淳化阁帖辨记,其十卷板刻行数极为详备,末云其本乃木刻,计一百八十四板二千二百八十七行。后木板多行差,其逐假以一二三四刻于旁,或刻人名,或有银锭印痕,则是木裂。其墨乃李廷珪墨,黑甚如漆。其字精明而丰腴,比诸刻为肥。刘潜夫曰:近人多不识阁帖,某家宝藏某本,或用高价得某本,皆非真。真者字画丰穰有神彩,如潭、绛则太瘦,临江则太媚。又用李廷珪墨印造,凡淳化间所赐御书喻言等帖,皆用此墨,不可以伪。予始得汪端明季路所记阁帖行数,恨无真帖参校。晚使江左,忽有示此帖十卷,昔李玮驸马故物也,后有朱印云:李玮图籍,上赐家传,子孙有德,保无穷年。十卷之末皆有此印。用二千楮得之。其秋被召为少蓬,始呼匠装饰。大蓬尤伯晦见之曰:宝物也。昔山谷尝叹无钱致一本,时币重物轻,一可当十,彼时已值百千,今安得不愈贵重。然真帖可辨者有数条:墨色,一也,他本刊卷数在上,板数在下,惟此本卷数板数字皆相联属,二也;他本行数字比帖字小而瘦,此本行数字比帖中字皆大而浓,三也;余所得江东本每板皆全纸,无接黏处,一部十卷,无一板不与汪氏所记合,乃知昔人装背之际,宁使每板行数或多或寡,而不肯剪裁凑合者,欲存旧帖之真面目,四也。)

  曰营(一本作“荣”)咨道二十万购夫子庙碑,刘潜夫十馀载求邕僧塔铭,琛乎?

  (问虞、欧二碑。唐武德九年,诏立隋故绍圣侯孔嗣哲子德伦为褒圣侯,重修孔子庙,虞世南撰文并书,相王旦题额。黄鲁直曰:今世有好书癖者,荣咨道,尝以二十万钱买虞永兴孔子庙堂碑。予初不信,以问荣,则果然。后求观之,乃是未劖去大周字时墨本,与张福夷家碑其中阙字亦略相类,唯额书大周孔子庙堂之碑八字为异耳。又碑末长安三年太岁癸卯金四月壬辰水朔八日己亥,木书额相王旦也。又云:朝议郎行左豹卫为长史直凤阁锺绍京,奉相王教拓勒碑额,雍州万年县光宅镌字,今福夷无大费,虽无前后数十字,非宝藏是书之本意。赵德夫曰:唐孔子庙堂碑,虞世南撰,武德时建,题云相王旦书额者,盖旧碑无额,武后时增之尔。至文宗朝,冯审为祭酒,请琢去周字,而唐史遂以此碑为武后时立者,误也。睿宗所书旧额云大周孔子庙堂之碑。今世藏书家得唐人所收旧本,犹有存者。化度寺故僧邕禅师舍利塔铭,唐右庶子李百药制文,率更令欧阳询书。碑在洛阳。刘潜夫,名克庄,宋兴化人,家后村,因以自号。官至尚书,谥文定。其友人陈景升遗以欧书邕禅师塔铭,阙后三行,十年始为补足,喜而作诗曰:端平曾叹阙三行,淳祐重来为补亡。收拾一碑劳十载,此生凡事不须忙。)

  曰鸿都断石,犹有存者,其古刻之天球乎!

  (见前注。)

  黄初阙里记,词翰尔雅,其南金乎!汉碑三百,销蚀亡几,何君阁道、夏淳于碑,可以全见古人面貌。君谟隶纂,其忧思深矣。

  (黄初阙里记,曹植文,梁鹄书。按魏志以黄初二年诏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令鲁郡修旧庙,置史卒。今以碑考之,乃黄初元年,又诏语时时亦异,当以碑为正。盖不惟词翰之妙,又可以正史学之失。惜乎碑刻之有限也。何君阁道,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也。汉光武中元二年刻。此碑在蜀邛僰道中,近出于世,为东汉隶书之冠。夏淳于碑,汉建宁三年北海淳于长夏承碑也。在今洛州。宋元祐间,因治河堤于土中得之,刻画如新,奇古浑厚。郑回溪所谓篆体八分者。蔡君谟尝以汉碑刻画完好者纂而为十四卷,实虑古书之磨灭也。)

  魏晋相承,善学隶古,莫如锺、王。自庾、谢、萧、阮诸人,神气浸殊,体式未散。历隋而唐,始有专门之学,自此益分矣。呜呼,媮风并起,其末造之孱士山反。民乎!豪杰之生不数,其精神犹参错于元化之间乎!

  (隶古者,先秦之文也。锺、王首变新奇,何谓善学隶古?曰今之书犹古之书也,后之人守锺、王不变,则其庶几矣。惜乎唐之专门,各相牴牾,自为格体,是以开后来之嵬琐。籀文而上,吾无间然。斯、邈作而趋简便,魏晋而后复行今隶,疑若隶古亦废,殊不知其所损益者,特制度文为之末尔。若夫执笔之妙,书道之玄,则锺、王不能变乎蔡邕,蔡邕不能变乎籀古。今古虽殊,其理则一。故锺、王虽变新奇而不失隶古意,庾、谢、萧、阮守法而法存,欧、虞、褚、薛窃法而法分。降而为黄、米诸公之放荡,犹持法外之意。周、吴辈则慢法矣。下而至于即之之徒,怪诞百出,书坏极矣。夫书,心画也,有诸中必形诸外。甚矣教学之不明也久矣。人心之所养者不厚,其发于外者从可知也。是以立言之士不能无媮风孱民之叹。然中间赖有作者,如张、颜、李、蔡数公,愤然独悟,一洗敝习,斡回古意而续书之脉。安知后来不有张、颜辈间出!此所谓豪杰并起,相知于异世之下,断然若合符节,此精神所以参错于元化之间也。庾、谢、萧、阮诸人,谓庾亮、庾翼、庾冰、庾准、谢安、谢万、谢灵运、萧思话、萧子云、阮研等也。并南朝人。又若晋之诸贤,宋之羊、薄、孔、张,齐王僧虔,梁陶宏景,陈顾野王辈,能书者多不可胜举,在学者精求,当自知之。)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孔氏遗迹,阳冰独神会之。鲁公之书,怀素喜而有得,似不在语言文字之苴(粗同○按苴无粗音,亦不作粗字解,注似误。)乎?诸子之穷高极微,长于词说,知本者厌其言。

  (求于书不若得于言,得于言不若会于意。若二子可谓能以意会于语言文字之外也。徒支离于词说,则末矣,吾未见其高且微也。)

  或问衍极。曰极者中之至也。曷为而作也?曰吾惧夫学者之不至也。

  (谓极为中之至何也?言至中则可以为极。天有天之极,屋有屋之极,皆指其至中而言之。若夫学者之用中,则当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义。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衍极之为书,亦以其鲜久而作也。呜呼,书道其至矣乎!君子无所不用其极,况书道乎!)

  右衍极五篇,莆田郑枃所作也。极者理之至也。凡天下之小数末艺,莫不有至理在焉,况其大者乎?孔安国曰:伏羲氏始画八卦,造书契,是八卦与六书同出,皆圣人所以效法天地而昭人文也。世之言书者蔑焉不知至理之所在,此衍极所繇作也。是书自古文、籀、隶以极书法之变,靡不论著。辞严义密,读者难之,于是详疏下方,使人考辞以得义,而知书之为用大矣。至治壬戌冬十有一月庚申郡人刘有定识。

  学书次第之图

  大楷 中兴颂 东方朔碑 万安桥记(八岁至十岁)

  中楷 九成宫颂 虞恭公碑

  姚恭公墓志

  遗教经(十一岁至十三岁)

  小楷 宣示表

  戎路表 乐毅论

  力命表 曹娥碑(十四岁至十六岁)

  行书 兰亭序 圣教序

  (十七岁十八岁)

  开皇帖 阴符经

  献之帖(十九岁二十岁)

  草书 急就章(二十一岁) 右军帖(二十一岁至二十四岁)

  旭素帖(二十五岁)

  篆书 琅邪题(十三岁) 峄山碑(十五岁) 泰山碑

  张有书

  周伯琦书

  蒋冕书

  古篆 石鼓文

  钟鼎千文

  八分 泰山碑铭 景君碑

  鸿都石经 (二十五岁)

  费凤碑阴

  此图所限年岁为中人设耳。若天资高者,十年功可了众体。

  书法流传之图

  右图自蔡邕至崔纾皆亲相授受,惟蔡襄毅然独起,可谓间世豪杰之士。


  [说明]郑杓,元代泰定年间书法家。字子经,莆田(今属福建)人,一说仙游人。泰定中官南安县教谕。与陈旅为文字交,精于字学。

  刘有定,字能静,号原范,与郑杓同郡、同时人。生平事迹不详。

  《衍极》五卷,据明刻本选入。其书自苍颉迄元代,凡古人篆籀以至书法之变,皆在所论。凡五篇,篇各一卷。一至朴,略叙书学原始及能书人名;二书要,叙各种书体及辨碑帖之真伪,推本六书,崇尚篆隶,三造书,论书法之邪正,兼及字学诸书并古碑之美恶;四古学,论题署铭石,及批评晋唐以来诸家优劣;五天五,论执笔法及诸碑帖全书。五篇俱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全书叙次既无系统,遣辞又务简古,赖有刘有定注疏,尚可循文得义。刘注逐条诠释,几所征引,足称赅洽。实为读《衍极》者所不可废。

相关文章 阅读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元代书法理论
人气:136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郑杓、刘有定《衍极并注》元代书法理论

毛笔书法百科 推荐

欧阳修《六一论书.试笔》宋代书法理论
人气:118
欧阳修《六一论书.试笔》
欧阳修六一论书《试笔》[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学书为乐 苏子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王羲之、米芾、颜真卿?
人气:161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王羲之、米芾、颜真卿?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之美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
民国书法大时代,一笔写进中国人心底
人气:107
民国书法大时代,一笔写进中国人心底
自从有了电脑和手机,现代人已经很少会主动拿起笔写字了,书
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社团,比中国书协还早25年!
人气:172
新中国第一个书法社团,比中国书协还早25年!
中国书法研究社 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书法社团,成立于19
杜月笙去世,蒋介石竟给他写了这四个字!
人气:147
杜月笙去世,蒋介石竟给他写了这四个字!
1951年8月16日,被称为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在香港病逝,终年63岁。
吾丘衍《学古编》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97
吾丘衍《学古编》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吾丘衍《学古编》 ◎序 干、莫,利器也;补履者,莫能用。欐
释智果《心成颂》南北朝书法理论
人气:61
释智果《心成颂》
释智果《心成颂》 回展右肩 头项长者向右展,寧、宣、臺、尚字
徐浩《论书》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人气:84
徐浩《论书》
徐 浩《论书》 《周官》内文教国子六书,书之源流,其来尚矣。程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306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四卷,明 董其昌 著,清乾隆三十三年
看古人写“为人民服务”,太有意思了!
人气:88
看古人写“为人民服务”,太有意思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
林蕴《拨镫序》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人气:193
林蕴《拨镫序》
林蕴《拨镫序》 推、拖、撚、拽 蕴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
李嗣真《书后品》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人气:104
李嗣真《书后品》
李嗣真《书后品》 昔仓颉造书,天雨粟,鬼夜哭,亦有感矣。盖
朱长文《续书断》宋代书法理论
人气:77
朱长文《续书断》
朱长文《续书断》 续书断序 《周官》保氏教国子以六艺,礼、
《上虞帖》曾被定为赝品扔垃圾桶的请假条,竟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人气:114
《上虞帖》曾被定为赝品扔垃圾桶的请假条,竟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内容没什么稀奇,是一张肚子疼的
董其昌倾心赞誉的明代“羲献父子”
人气:160
董其昌倾心赞誉的明代“羲献父子”
小编说 莫是龙(15371587),得米芾石刻云卿二字,因以为字,字
窦臮 窦蒙《述书赋、述书赋》隋唐五代书法理论
人气:147
窦臮 窦蒙《述书赋、述书赋》
《述书赋》 述书赋(上) 论周至唐一十三代,工书史籀等二百七人
熊孩子撕毁任伯年画作
人气:172
熊孩子撕毁任伯年画作
原定于5月28日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拍卖的一件
董逌《广川书跋》宋代书法理论
人气:125
董逌《广川书跋》
董逌 广川书跋(节选) 广川书跋卷一 父乙尊彝 李丕绪得古彝铭
《宣和书谱》宋代书法理论
人气:155
《宣和书谱》宋代书法理论
《宣和书谱》是宋代内府所藏法书目录。20卷。不著撰者姓名。
米芾《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宋代书法理论
人气:137
米芾《海岳名言、宝章待访录》
米芾《海岳名言》 历观前贤论书,征引迂远,比况奇巧,如龙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