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名句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出自:端午日赐衣
诗人:杜甫
分类:关于(抒情)
全文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出自:端午日赐衣
诗人:杜甫
分类:关于(抒情)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黄鹤认为此诗作于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他说:“李辅国劫迁上皇,乃上元元年七月事。此诗借物伤感,当属上元二年作。观其诗意,乃感明皇失位而作。”参考资料:<...
杜甫 200 阅读
这组诗作于杜甫定居成都草堂之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或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春。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第二年春暖...
杜甫 200 阅读
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山花相映发,水鸟自孤飞。 春日垂霜鬓,天隅把绣衣。故人从此去,寥落寸心违。...
杜甫 200 阅读
朝廷防盗贼,供给愍诛求。下诏选郎署,传声能典州。 苍生今日困,天子向时忧。井屋有烟起,疮痍无血流。 壤歌唯海甸,画角自山楼。白发寐常早,荒榛农复秋。 解龟逾卧辙,遣骑觅扁舟。徐榻不...
杜甫 200 阅读
愧为湖外客,看此戎马乱。中夜混黎氓,脱身亦奔窜。 平生方寸心,反掌帐下难。呜呼杀贤良,不叱白刃散。 吾非丈夫特,没齿埋冰炭。耻以风病辞,胡然泊湘岸。 入舟虽苦热,垢腻可溉灌。痛彼道...
杜甫 200 阅读
系马乔木间,问人野寺门。柳侯披衣笑,见我颜色温。 并坐石下堂,俯视大江奔。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 自非晓相访,触热生病根。南方六七月,出入异中原。 老少多暍死,汗逾水浆翻。俊才得...
杜甫 200 阅读
登兖州城楼这首诗和《望岳》同是第一次游齐赵时所作,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作者当时到兖州省视父亲而登咏兖州南楼。参考资料:1、杜甫 著 邓魁英 编 .杜甫选...
杜甫 200 阅读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
杜甫 200 阅读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
杜甫 200 阅读
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风轻粉蝶喜,花暖蜜蜂喧。 把酒宜深酌,题诗好细论。府中瞻暇日,江上忆词源。 迹忝朝廷旧,情依节制尊。还思长者辙,恐避席为门。...
杜甫 200 阅读
肃宗昔在灵武城,指挥猛将收咸京。向公泣血洒行殿, 佐佑卿相乾坤平。逆胡冥寞随烟烬,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图画鸿雁行,紫极出入黄金印。尚书勋业超千古, 雄镇荆州继吾祖。裁缝云雾成御衣...
杜甫 200 阅读
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秋季,安史之乱发生后的第五年。乾元元年(758年)六月,杜甫由左拾遗降为华州司功参军。第二年七月,他毅然弃官,拖家带口,客居秦州,在那里负薪采橡...
杜甫 200 阅读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天,杜甫逃避战乱,隐居在成都草堂,生活暂时比较平静安定。在悠闲的隐居生活中,还是忘不了国家的安危,陷入忧国忧民的愁绪中。此诗...
杜甫 200 阅读
唐代宗广德二年(公元764年)春,杜甫因严武再次镇蜀而重返成都草堂,其时,安史之乱已平定,杜甫得知这位故 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诗人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
杜甫 200 阅读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
杜甫 200 阅读
许生五台宾,业白出石壁。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 何阶子方便,谬引为匹敌。离索晚相逢,包蒙欣有击。 诵诗浑游衍,四座皆辟易。应手看捶钩,清心听鸣镝。 精微穿溟涬,飞动摧霹雳。陶谢不...
杜甫 200 阅读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扫。 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沈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 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许以秋...
杜甫 200 阅读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 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 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 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论实...
杜甫 200 阅读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妆立,龙驾具曾空。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 称家随丰俭,白屋达公宫。膳夫翊...
杜甫 200 阅读
这首诗是杜甫五十七岁时所作。大历三年(768)正月,杜甫离开夔州,辗转于湖北江陵、公安等地。此时的杜甫历经磨难,北归已经无望,且生活日益困窘。长期漂泊无定的状况让杜甫感慨万千,...
杜甫 200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