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毛笔书法>毛笔书法百科>

包世臣《艺舟双楫》[节录] 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5)

来源:网络  作者:包世臣  时间:2022-08-22    提示:文中图片可全屏

与吴熙载书

  熙载足下,承以裹笔不裹笔殊异之故为问。善哉,善哉!近人可与言此者希矣。僕亦略涉籓篱,数他家之寳耳。虽然不可不为足下尽言之。 

  二王真行草具存,用笔之变备矣,然未尝出裹笔也。唯南库本《十三行》“收和颜”三字,有一二裹笔,目係宋人摹鐫,间以已意,非其本然。夫字始於画,画必有起有止,合众画以成字,合众字以成篇,每画旣自成体势,众有体势者合,自然顾盻朝揖出其中,迷离幻化出其中矣。裹笔则专借他画以作此画之势,借他字以成此字之体,健者为短长排闔之雄,弱者为便辟侧媚而已。故二王传书,虽中间閒画,皆起止完具,刀斩斧齐。如淸庙之瑟,朱弦踈越,一唱三嘆,无急管繁弦,以悦滛哇之耳,而神人以和,移风易俗,莫与善也。勃海宪章右军,抽锋一线,如猿腾鶻落而冺上下相承之迹,永兴祖述大令,裾带飘扬而朿身矩歩,有冠剑不可犯之色。是虽舒筋敛骨,刻意求工,然犹未出裹笔。也河南始於履险之处裹锋取致,下至徐、颜,益事用逆,用逆而笔驶,则裹锋侧入,姿韵生动,又始间以肥瘦浓枯,震耀心目。后世能者,多宗二家,东坡尤为上座。坡老书多澜漫,时时敛锋以凝散缓之气,裹笔之尙,自此而盛。思翁晚出,自知才力薄怯,虑其懈散,每以裹笔制胜,然亦用之救败耳。及近人刘诸城,乃专恃此,又先以搭锋养其机,浓墨助其彩,然后裹笔以作其势,而以枯墨显出之,遂使一幅之中,浓纎相间,顺逆互用,致饰取悦,几於龋齿堕髻矣。晋字宋拓,人间罕见,但得一二裹笔,方自詡为盛业,何能更知其实为下乘乎! 

  僕学裹笔廿年而后得,继求之古,悟其用意伤浅,力剋除之。又十年,乃见裹笔与用逆相近而实悬殊也。用逆以换笔心,篆分之祕密。裹笔则如词章家之倍犯蝉连,按歌家之啾发投曲,拳勇家之接歩靠手,虽不能尽废,要不可恃为当家也。足下资性卓絶,而自力不倦,自能悟入单微,故以相授。然不龟手药,虽出江头洴澼人,执珪之赏,是足下材力自致,非聚族而谋者所敢与其巧也。有暇望过我面悉,初暑已蒸湿珍重千万!世臣顿首。

记两笔工语

  王兴源者:归安之善连鎭人,估笔扬州兴教寺,甚困。扬市羊毫无佳者,嘉庆丙寅春,兴源介友人进其笔,试之而善。兴源欲将去再修,谓:“此笔固已无弊,然见君指势,修笔势以称之,当益工。”已而信然。 

  因问之曰:“寻常市笔,差可用者不过什一二,何耶?” 

  兴源曰:“此修工之优劣也。能手所修,虽千百管,皆精良如一,出俗工则 必无幸焉。吾善连女工习紥头,男工唯主修,然俗手取值,当能手才什一,而能手出货,当俗工亦什一。估笔者多嗜利,用笔者少眞知,此市之所为无佳笔,而佳笔之所为难售也。能手之修笔也,其所去皆毫之曲与扁者,使圆正之毫独出锋到尖,含墨以着纸,故锋皆劲直,其力能顺指以伏纸。俗工意亦如是,而目不精,手不稳,每至去圆正之毫,而扁与曲者反在所留,曲且扁之毫到尖,则力不足以摄墨,而着纸辄臃肿拳曲,遇弱纸即被裹,遇强纸即被拒,且何以发指势以称书意哉!” 

  丙子秋,在吴门又遇王永清,永清,吴之大郞桥人,治笔于家,不传徒,不设肆。 试其羊毫,尤圆健。示以兴源所製,永清曰:“此笔善矣。然尖善而根不善,着水则腰胀,未足言佳笔也。其修工净已,而劣毫之根未去,选锋虽健,被劣根间错,不能明谐周比,出力以到尖。书道尙*(击页)、跌、转换,而*(击页)、跌、转换时,指取笔力,常自尖达根,根有病则尖必散,是尖被根索也。劣毫尖去根留,则劣毫所占之地步犹存,佳毫出力时,遇空有以自寛,其势易以偏缩,则力不聚尖,而直者反曲。吾之治笔也,先纳笔头于粗管,修去其曲与扁之甚者,胶尖俟 干透,乃倒梳其根令净,换管再紥,又择去其不甚直而圆者,再胶再梳,又恐曲与扁者虽净,或有圆正而其材不长不能齐尖者厠其间,上齐则下所藏,入管者少而根硬,下齐则腰发胖而尖薄,是亦未足以发挥指力,曲折如 意也;又择而梳之,然后固紥其根,而桼以投于精管。故终笔之用,而无一褪毫,尖尽秃而笔身仍靭好不僵也。” 

  予先后徧赞于嗜书者,两笔工之名遂甲吴越间。旣而思之曰:艺之精者,必通乎道。两笔工其进乎技者耶?兴源之为说也,其有举直错诸枉,举枉错诸直之意乎?芟夷藴崇,絶其本根,勿使能植,则善者伸。永淸之艺近之矣!予故备记之,庶几桼园牧马童、柳州都料匠之有继声也。

记两棒师语

  予既记两笔工语为书,因忆旧识曹竹斋之论拳、潘佩言之论枪,录而传之。 

  竹斋,闽人也,江淮间健者,莫能当其一拳,故称曹一拳。老而贫,卖卜扬州,市少年以重币请其术,不可。予怪之,则曰:“此皆无赖子,岂当授艺以助虐哉?”拳棒者,先古舞蹈之遗也,君子习之,所以调血脉养寿命,其粗乃以御侮,必彼侮而我御之;若以之侮人,则反为人所御而自败矣。无赖子以血气事侵凌,其气浮于上而立脚虚,故因其奔赴之势,略藉手焉而仆耳。人之一身止两拳,拳之大才数寸,焉足卫五尺之躯,且以接四靣乎?唯吾养正气,使周於吾身,彼之手足近吾身,而吾之拳卽在其所近之处,以彼之虚嚣之气,与吾静定之气接,则自无幸矣。故至精是术者,其徵有二:一则精神贯注而腹背皆乾滑如腊肉,一则气体健举而额颅皆肥泽如粉粢。是皆血脉流行,应乎自然,内充实而外和平,犯而不校者也。” 

  佩言,歙人,以枪法著声,称潘五先生。其言曰:“枪长九尺而桿圆四五寸,然枪入手则全身悉委于桿,故必以小腹贴桿使主运,后手必尽錞,以虎口实擫之,前手必直,令尽势,以其掌根与后手虎口反正紵绞,而虚指使主导;两足亦左虚右实,进退相仕以趋势。使枪尖、前手尖、前足尖、肩尖、鼻尖,五尖相对,而五尺之身自托荫于数寸之桿,遮闭周匝,敌仗无从入犯矣。其用有戳有打其,法曰二曰叉,二以取人,叉以拒人,此叉则彼二,此二则彼叉,叉二循环,两枪尖交如绕指分寸间,出入百合,不得令相附。桿一附则有仆者,故曰千金难买一声响。手同则争目,目同则争气;气之运也,久暂稍殊,而胜败分焉。故其术为至静,吾授徒百数而莫能传吾术,吾之术受于师者才十之三,十之七则授徒时,被其非法相取之势,廹而得之於无意者也。是故名师易求,佳徒难访。佳徒意必在得师,以天下之大,求之无不如意者;至名师求徒,虽遇高资妙质,足以授道,而非其志之所存,不能耐劳苦以要之永久,则百贡而百见却矣。” 

  竹斋以嘉庆庚午没于扬,年八十餘。佩言自丁卯回歙后,遂絶信问。夫兵家贵后起,故曰:“重用兵者强,轻用兵者弱。”又曰:“仁人之兵不可诈,延则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锐则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竹斋其知此意乎?兵要在乎善附民,委身于桿,斯其术矣。敬事无壙,敬敌无壙,非有廹而后得者乎?人之自淑也在得师,既得师以自淑矣,则必求其有传,而传之者之不可必得也。古人所为嘆志卑则轻物,轻物不求助,苟不求助,安能理者也。善夫! 

  右记两棒师语,言武事似于书道无涉,不知使枪棒者皆有指法,力聚指则气上浮,故尤重歩法。予尝自题《执笔图》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鵞羣行水势,方知五指力齐难。”葢作书必期名指得劲,然予炼名指劲数年,而其力乃过中指,又数年乃使中指与名指力均,以迄於今,作书时少不留意,则五指之力互有轻重,而万毫之力亦从之而有参差。故两棒师说武事,乃深合书道。故附录於此,使来者知触类而长,求有餘师也。 

  仲虞自离扬州归旌德,阅十数年,今年首夏过其家,仲虞出其说智果《心成颂》文,谓此乃传立书之法,拨鐙止宜於坐书,至长幅大字,不得不立书者,则其法著於《心成颂》。而注家会於其言“执笔安足”者,皆以字体画形说之。葢立书长辐,必不能用左手称翼如之势以平其气,是以右半腹必贴几,右腹贴几,则左半腹侧离几,左足舒而徃后,则气不至偏右而上浮。故言“长舒左足,潜虚半腹”也。右手斜伸,如一角向前者,则右肩必展,故言“回展右肩,峻拔一角”也。非仲虞之精心锐思,不能及此,此益可证两棒师语之通於书矣。 

  忆予初识寕化伊墨卿秉綬太守於袁浦,墨卿,诸城之弟子也,因从问诸城法。太守曰:“吾师授法曰:‘指不死则画不活’。其法置管于大指、食指、中指之尖,略以爪佐管外,使大指与食指作圆圈,卽古龙睛之法也。其以大指斜对食指者,则形成凤眼,其法不能死指,非眞传也。”予曰:“玩诸城书势,其执笔似不如是。”太守曰:“尝求吾师面作书,此法断不误人。”后在客邸遇周姓,乃诸城侍书者,自十五供诸城硏墨伸纸之役,至廿七,诸城乃荐之闽督。予因问诸城执笔之法,周曰:“诸城作书,无论大小,其使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予因告以太守之语,周曰:“诸城对客作书,则用龙睛法,自矜为运捥,其实非也。”及在都,晤陈玉方侍御。侍御尤为诸城髙第弟子,言所受之法,与太守同,而侍御守其法不如太守之坚,故其书较胜。 

  尝闻横云山人每见其甥张得天之书輒呵斥。得天请笔法,山人曰:“苦学古人,则自得之。”得天因匿山人作书之楼上三日,见山人先使人硏墨盈盘,卽出硏墨者而键其门,乃啟篋出绳,繫於阁枋,以架右肘,乃作之。得天出,效为之经月,又呈书,山人笑曰:“汝岂见吾作书耶?”古人於笔法,无不自秘者,然亦以秘之甚,故求者心挚而思锐,一得其法则必有成。后之得吾书者,慎毋以其不自秘而易视之也。道光甲辰八月廿六日,倦翁记之。

完白山人传

  山人,安徽怀寕之集贤关人也。姓邓氏,字石如,其名以敬避今上御名,下一字遂以字行,而更字顽伯,集贤关当皖公山下,故又号完白山人。少产僻鄕,眇所闻见顾,独好刻石,仿汉人印篆甚工,弱冠孤露,卽以刻石游性,亷而尤介无所合,七八年转展至寿州,时亳人前巴东知县梁巘,主讲寿春书院,巴东以工李邕书名天下。山人为院中诸生刻印,又以小篆书诸生箑,巴东见之嘆曰:“此子未諳古法耳,其笔势浑鸷,余所不能充其才力,可以輘轢数百年鉅公矣。”因为山人治装,而致之江寕举人梅鏐。举人为文穆公季子,文穆虽贫宦,然梅氏自北宋为江左甲族,闻人十数,弆藏至富,文穆又受圣祖殊遇,得祕府异珍尤多。葢秦、汉以来金石善本备在焉。山人既至,举人以巴东故,为山人尽出所藏,復为具衣食楮墨之费。山人旣得纵观,推索其意,明雅俗之分,迺好《石鼓文》、李斯《嶧山碑》、《太山刻石》、《汉开母石闕》、《燉煌太守碑》、《苏建国山》及皇象《天发神谶碑》、李阳冰《城隍庙碑》、《三坟记》,每种临摹各百本,又苦篆体不备,手写《说文解字》二十本,半年而毕,復旁搜三代鐘鼎及秦汉瓦当碑额,以纵其势博其趣。每日昧爽起,硏墨盈盘,至夜分尽墨乃就寝,寒暑不輟,五年篆书成;乃学汉分,临《史晨前后碑》、《华山碑》、《白石神君》、《张迁》、《潘校官》、《孔羡受禪》、《大饗》各五十本,三年分书成。山人篆法,以二李为宗,而纵横闔闢之妙,则得之史籀,稍叅隶意,杀锋以取劲折,故字体微方,与秦汉当额文为尤近;其分书则遒丽淳貭,变化不可方物,结体极严整而浑融无迹,葢约《嶧山》、《国山》之法而为之。故山人自谓:“吾篆未及阳冰,而分不减梁鵠。”余深信其能择言也。山人移篆分以作今隶,与《瘗鹤铭》梁侍中石闕同法,草书虽纵逸不入晋人,而笔致藴藉,无五季以来俗气。 

  山人客于梅氏八年,学旣成,梅氏家益匱不復能客山人,山人乃復如前草屨担簦,徧游名山水,以书刻自给。山人游黄山,至歙鬻篆於贾肆。武进编脩张惠言敎授歙脩撰金榜家,编脩故深究秦篆,为脩撰所器。编脩见山人书于市,归语脩撰曰:“今日得见上蔡真跡!”脩撰惊问语以故,遂冐雨偕诣山人於市侧荒寺。脩撰卽备礼客山人。 

  脩撰家庙甚壮丽,其楹皆贞石而刻,联及悬额脩撰精心冩作,葢百易而后定,谓莫能加于此也。及见山人书,卽鳩匠斵其额,而石楹既竖不便磨,治架屋而卧楹,请山人书之,刻成乃重建,其倾服至此。山人侨居脩撰家,编脩遂从山人受篆法,一年脩撰称之於太子太傅戸部尙书曹文敏公,文敏请山人作四体千文横卷,字大径寸,一日而成,文敏嘆絶,具白金五百为山人寿。 

  乾隆庚戌秋纯庙八旬圣节,文敏以六月入都,强山人同徃。山人独戴草笠,靸芒鞋策驴后文敏三日行。文敏舆从,以山东发水转后,与山人相値於开山,时廵抚以下命吏郊迎文敏,山人策驴过辕门,门者呵止之。文敏坐堂上遥见山人趋出,延入让上座,徧赞於诸公,曰:“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诸公乃大惊,为具车从。文敏曰:“吾屈先生甚,乃肯来都,卒不肯同行,愿诸公共成先生之志。”遂率诸公,送山人至辕门上驴去,乃入就坐。时都中工书者,推相国刘文淸公,而鉴别则推上海左副都御史陆緆熊。山人至都,二公见山人书大惊,踵门求识,而皆曰“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山人遂留都中,未几文淸左迁失势,而副宪以忧暴卒。时都中作篆分者,皆宗内阁学士翁方纲阁学,以山人不至其门,乃力詆山人耳。食者共和其説。山人顿蹟出都。文敏为治装,致之於兵部尙书两湖总督毕沅尙书以鉴赏名家。然于此事,实踈不能知山人,而深器其高尚。时吴中知名士多集节署,裘马都丽,山人独布衣徒歩,居三年辞归。尚书留之不可,乃为山人置田宅为终老计,而觴山人之行,曰:“山人,吾幕府一服淸凉散也!今行矣,甚为减色!”四座惭沮,后文敏病笃,语其长子,曰:“吾即逝,邓山人必有輓联至,汝卽以勒吾墓华表及专祠前楹,足矣!” 

  山人年四十六,乃娶于某,不数年没,继娶于某。然山人游兴不衰,常往来江淮间,鬻书以给旅费。余以嘉庆七年识山人於鎭江,过从十餘日,以余为能眞知山人书。明年復於扬州相值山人,作太山之游。至九年秋,山人由山东至常州,过扬不入城,及十一月杪,晤阳湖。今凤台知县李兆洛申耆,始知余与翰风同客扬州,翰风编脩弟也。余始闻山人名自翰风,时山人得家书促归里,乃买舟回扬,访余於天心墩。而余适去东臺。山人俟余至十二月初八,乃语翰风曰:“歳尽矣,去家尙千里,吾不及终待慎伯矣。”遂解缆。翌日而余至,山人归里不復出游,遂以明年十月卒於家,年六十有三岁。子尚璽尚幼,山人书至伙,而少碑刻,有书百轴存于家,又有百轴付怀寕大观亭僧悟本。闻悟本守之甚愼,申耆亦藏山人各体书精良者二十帧,议勒石以永其传。 

  包世臣曰:“余性嗜篆分,颇知其意,而未尝致力。至于真、行、藳草之间,则不復后人矣,然吾见山人正书,方寸以上者,简肃沉深,雁行登善,非徐、裴以下所及。”余在鎭江初识山人时,嘉定钱坫献之、阳湖钱伯坰鲁斯先在皆与余为忘年交,献之自负其篆为直接少温,然与余同游焦山,见壁间篆书《心经》,摩挲逾时,曰:“此非少温不能作,而楮墨才可百年世间,岂有此人耶?此人而在,吾不敢復搦管矣!”及见山人,知《心经》为山人二十年前所作,乃摭其不合六书处以为詆。鲁斯故服山人篆、分为絶业,及见其行草,嘆曰:“此杨少师神境也!”遂因余以见山人。然鲁斯正行书,名自文淸,厌世论者推为苐一。而鲁斯执笔,则虚小指以三指包管外,与大指相拒,侧豪入纸,助怒张之势,常谓“永叔使指运而腕不知”之论,为指捥皆不动,以肘来去,又谓“作书无以指钩距”之理,痛斥古今相承拨鐙七字之说,意以山人篆法当同,迺藉山人以信其旨。及见山人作书,皆悬捥双钩,管随指转,与鲁斯法大殊,遂助献之詆!山人尤力私意所中真识,遂蒙青云之交,不渝终始。宜山人之痛,哭于编脩与文敏也。

删定吴郡《书谱序》

  夫自古之善书者,汉魏有钟张之絶,晋末称二王之妙。羲之云:“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絶伦,其餘不足观。”……垂拱三年写记 

  由于本站已经收录了《书谱序》全文,故略去 !

相关文章 阅读

王铎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203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王铎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吾丘衍《学古编》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97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吾丘衍《学古编》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包世臣(1775-1855)
人气:189
栏目: 清朝书法家
包世臣(1775-1855)
盛熙明《法书考》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87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盛熙明《法书考》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书法作品评论精选,书论原文及翻译
人气:180
栏目: 毛笔书法教程
书法作品评论精选,书论原文及翻译
卫铄《笔阵图》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76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卫铄《笔阵图》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列代书论名录,学书法更快!
人气:173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列代书论名录,学书法更快!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72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孙过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51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孙过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郑燮《行书论书轴》 纸本行书 104.4×54.5cm 上海博物馆藏
人气:140
栏目: 清朝传世书法
郑燮《行书论书轴》 纸本行书 104.4×54.5cm 上海博物馆藏
许慎书论《說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08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许慎书论《說文解字序》原文及翻译赏析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法、用笔论》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95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法、用笔论》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费瀛《大书长语》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91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费瀛《大书长语》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朱和羹《临池心解》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88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朱和羹《临池心解》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白蕉《书法十讲》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86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白蕉《书法十讲》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郑燮《行书论书诗轴》作品欣赏
人气:71
栏目: 清朝传世书法
郑燮《行书论书诗轴》作品欣赏
徐渭 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65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徐渭 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姜夔《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58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姜夔《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崔瑗书论《草书势》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52
栏目: 毛笔书法百科
崔瑗书论《草书势》原文及翻译赏析

毛笔书法百科 推荐

朱和羹《临池心解》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88
朱和羹《临池心解》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朱和羹《临池心解》 一 学书须先明源流,次谙法度,次明传习
最适合书法创作的35篇诗词古文,值得收藏!
人气:68
最适合书法创作的35篇诗词古文,值得收藏!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熊孩子撕毁任伯年画作
人气:171
熊孩子撕毁任伯年画作
原定于5月28日佳士得香港春拍中国近现代书画专场上拍卖的一件
姜夔《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58
姜夔《续书谱》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姜 夔 续书谱[节录]--------------------------------------------------------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王羲之、米芾、颜真卿?
人气:155
如何用一个字形容王羲之、米芾、颜真卿?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书法之美 中国汉字是劳动人
《上虞帖》曾被定为赝品扔垃圾桶的请假条,竟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人气:114
《上虞帖》曾被定为赝品扔垃圾桶的请假条,竟成上海博物馆镇馆之宝!
上海博物馆有一件镇馆之宝,内容没什么稀奇,是一张肚子疼的
《梦华录》片头错字,可以看出导演们普遍缺书法顾问
人气:81
《梦华录》片头错字,可以看出导演们普遍缺书法顾问
近日,热播剧《梦华录》霸榜热搜,目前豆瓣上46万人评出8.6的
《龙门二十品》原石与古阳洞内外景
人气:189
《龙门二十品》原石与古阳洞内外景
《龙门二十品》 是从河南洛阳市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造像题记中
郑板桥的字到底好不好?看看启功怎么说!
人气:168
郑板桥的字到底好不好?看看启功怎么说!
平心而论,板桥的中年精楷,笔力坚卓,章法联贯,在毫不吃力
赵孟頫点评:宋十一家书法
人气:79
赵孟頫点评:宋十一家书法
看赵孟頫如何点评 宋十一家的书法 赵孟頫为元代书坛的领袖,
曾巩《局事帖》书法艺术赏析
人气:154
曾巩《局事帖》书法艺术赏析
曾经在2009年刷新当时中国书法作品拍卖纪录的曾巩《局事帖》以
盛熙明《法书考》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87
盛熙明《法书考》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盛熙明/法书考 虞集序 伏羲始画八卦而文字兴焉,六书之象形,
20种职业可以使人长寿,书法家名列榜首!
人气:151
20种职业可以使人长寿,书法家名列榜首!
中国书画可以养生,书画艺术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是养生
叫板白石沫若,藏品冠绝全国
人气:140
叫板白石沫若,藏品冠绝全国
那个年代封闭,人们的见识太少。互联网后,当我们看过了八大
板桥的书生意气
人气:158
板桥的书生意气
书生意气 板桥说,父立庵先生,以文章品行为士先。教授生徒数
伊秉绶隶书题匾,500年来第一人!
人气:157
伊秉绶隶书题匾,500年来第一人!
北京永乐2021春拍举锤 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中 伊秉绶四字斋号 昨叶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172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董其昌 《画禅室随笔》,四卷,明 董其昌 著,清乾隆三十三年
崔瑗书论《草书势》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52
崔瑗书论《草书势》原文及翻译赏析
崔瑗草书势 书契之兴,始自颉皇;写彼鸟迹,以定文章。爰暨末
费瀛《大书长语》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91
费瀛《大书长语》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费瀛/大书长语 ○正心 杨子云以书为心画,柳诚悬谓心正则笔正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法、用笔论》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人气:95
欧阳询《八诀、三十六法、传授法、用笔论》书论原文及翻译赏析
欧阳询/八诀 澄神静虑,端己正容,秉笔思生,临池志逸。虚拳